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我国猪种资源概况 | 第12-14页 |
1.1 我国地方猪种的起源及分类 | 第12-13页 |
1.2 我国地方猪种特性 | 第13-14页 |
2 白洗猪概况 | 第14-15页 |
2.1 品种来源与特征 | 第14页 |
2.2 白洗猪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3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4 LYRM概述 | 第16-19页 |
4.1 LYRM蛋白家族 | 第16-17页 |
4.2 LYRM1与LYRM2基因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白洗猪与苏太猪杂交效果研究 | 第20-3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2页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20-21页 |
1.2 试验仪器 | 第21页 |
1.3 试验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1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1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 第22页 |
2.2 肉质性状测定 | 第22-23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3.1 白洗猪与SBF1代繁殖性能比较 | 第23页 |
3.2 生长发育性能 | 第23-24页 |
3.2 胴体性状 | 第24-25页 |
3.3 肉质性状 | 第25-26页 |
3.4 化学成分 | 第26页 |
3.5 氨基酸成分与含量 | 第26-27页 |
3.6 脂肪酸种类与含量 | 第27-28页 |
4 讨论 | 第28-31页 |
4.1 杂交前后生长发育性状分析 | 第28页 |
4.2 胴体性状分析 | 第28-29页 |
4.3 肉质性状与肌内化学成分分析 | 第29页 |
4.4 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在白洗猪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 | 第31-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31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2-36页 |
2.1 各组织R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2.2 cDNA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 第34页 |
2.4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优化与检测 | 第34-35页 |
2.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5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3.1 RNA纯度检测 | 第36页 |
3.2 荧光引物特异性检测 | 第36-37页 |
3.3 实时荧光PCR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4 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 第39-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白洗猪LYRM1与LYRM2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45-4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6-50页 |
2.1 白洗猪LYRM1与LYRM2基因的克隆 | 第46-49页 |
2.2 pEGFP-N3-LYRM1、pEGFP-N3-LYRM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9-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3.1 LYRM1与LYRM2基因的CDS区克隆 | 第50-51页 |
3.2 重组载体的鉴定 | 第51-52页 |
3.3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4页 |
3.4 pEGFP-N3-LYRM1、pEGFP-N3-LYRM2重组质粒测序鉴定 | 第54页 |
3.5 LYRM1与LYRM2基因CDS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57页 |
4 讨论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白洗猪皮下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脂肪沉积相关因子的检测 | 第58-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8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58-59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9-6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60-64页 |
2.1 皮下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第60-61页 |
2.2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 | 第61-62页 |
2.3 检测超表达LYRM1与LYRM2基因对甘油三脂生成的影响 | 第62-63页 |
2.4 MTT检测超表达LYRM1与LYRM2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3页 |
2.5 超表达LYRM1与LYRM2基因对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3-6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3.1 细胞分离培养 | 第64-65页 |
3.2 脂肪细胞的鉴定 | 第65页 |
3.3 重组质粒转染细胞 | 第65-66页 |
3.4 超表达LYRM1与LYRM2基因后甘油三脂的生成 | 第66-67页 |
3.5 细胞凋亡检测 | 第67-68页 |
3.6 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68-70页 |
4 讨论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Ⅰ | 第80-82页 |
附录 Ⅱ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