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1.1 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第9页
        1.1.2 我国高校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处于摸索阶段第9页
        1.1.3 治理理论为研究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新思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3.1 关于治理理论的研究第10-12页
        1.3.2 关于研究生质量的研究第12-13页
        1.3.3 关于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第13-15页
        1.3.4 文献述评第15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对象第15-16页
        1.4.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治理理论与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契合第17-24页
    2.1 治理理论的内涵与特征第17-19页
        2.1.1 治理理论的基础第17-18页
        2.1.2 治理的内涵与特征第18-19页
    2.2 研究生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第19-22页
        2.2.1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第19-20页
        2.2.2 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维度第20-22页
    2.3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第22-24页
        2.3.1 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特征第22页
        2.3.2 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及问题第24-32页
    3.1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历程第24-26页
        3.1.1 初创期:1978-1989 年第24-25页
        3.1.2 积极探索期:1990-1998 年第25-26页
        3.1.3 深化改革期:1999 年—至今第26页
    3.2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第26-29页
        3.2.1 优化管理结构,提高质量保障体系的效率第27页
        3.2.2 完善制度建设,保证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第27-28页
        3.2.3 改革培养机制,增强质量保障体系的针对性第28-29页
    3.3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第29-32页
        3.3.1 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各主体参与不足第29-30页
        3.3.2 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协调性缺乏第30-32页
第4章 美英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第32-39页
    4.1 美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第32-35页
        4.1.1 结构特点: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第32-33页
        4.1.2 运行特点:多元主体的互动性第33-35页
    4.2 英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第35-39页
        4.2.1 结构特点: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第35-36页
        4.2.2 运行特点:自主自治的多层次质量保障网络第36-39页
第5章 治理视角下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第39-46页
    5.1 善治: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的目标第39-41页
        5.1.1 从“他治”迈向“善治”第39-40页
        5.1.2 重构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第40-41页
    5.2 共治: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的动力第41-43页
        5.2.1 强化研究生与教师的权利表达第41-42页
        5.2.2 扩大高校质量保障的自主权第42页
        5.2.3 扩展社会机构参与质量保障的权利范围第42-43页
        5.2.4 转变政府在质量保障中的职能第43页
    5.3 协同: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的路径第43-46页
        5.3.1 建立各方利益诉求的表达与协调机制第43-44页
        5.3.2 以高校为第一责任人完善各方互动机制第44页
        5.3.3 健全以问责、竞争、反馈为中心的市场调节机制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与论文发表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朱熹礼学精要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研究
下一篇:F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