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微合金化Al-Mg-Cu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铝合金材料在汽车车身中的应用第12-15页
        1.2.1 2000系第13页
        1.2.2 5000系第13-14页
        1.2.3 6000系第14-15页
    1.3 目前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1.4 Al-Mg-Cu合金研究现状第16-22页
        1.4.1 Al-Mg-Cu合金在汽车车身板材上的应用潜力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1.4.2 微合金化元素对Al-Mg-Cu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第17-22页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4-30页
    2.1 实验方案第24-25页
    2.2 材料制备第25-27页
        2.2.1 合金成分设计与熔铸第25页
        2.2.2 合金的热处理第25-26页
        2.2.3 合金的形变热处理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0页
        2.3.1 显微硬度测试第27页
        2.3.2 扫描样品制备与观察第27页
        2.3.3 透射样品制备与观察第27页
        2.3.4 DSC分析第27-28页
        2.3.5 拉伸测试样品制备第28-30页
第3章 合金铸态和固溶态显微组织分析第30-42页
    3.1 微合金化Al-Mg-Cu合金固溶温度的选取第30-32页
    3.2 微合金化Al-Mg-Cu合金铸态与固溶态SEM观察与能谱分析第32-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时效处理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第42-58页
    4.1 微合金化Al-Mg-Cu合金等温时效行为第42-43页
    4.2 微合金化Al-Mg-Cu合金固溶及时效态拉伸性能第43-49页
    4.3 微合金化Al-Mg-Cu合金自然时效行为第49-50页
    4.4 自然时效对微合金化Al-Mg-Cu合金人工时效的影响第50-53页
    4.5 固溶态微合金化Al-Mg-Cu合金时效后的微观组织观察第53-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形变热处理对微合金化Al-Mg-Cu合金拉伸性能与微观组织的的影响第58-78页
    5.1 微合金化Al-Mg-Cu合金变形后等温退火硬化曲线第58-60页
    5.2 40%变形量冷变形及退火后合金的拉伸性能与微观组织第60-66页
        5.2.1 40%变形量冷轧态合金的拉伸性能第60-61页
        5.2.2 40%变形量冷变形后退火合金的拉伸性能与微观组织第61-66页
    5.3 60%变形量冷变形及退火后合金的拉伸性能第66-70页
        5.3.1 60%变形量冷轧态合金的拉伸性能第66-67页
        5.3.2 60%变形量冷变形后退火合金的拉伸性能第67-70页
    5.4 80%变形量冷变形及退火后合金的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第70-76页
        5.4.1 80%变形量冷轧态合金的拉伸性能第70-71页
        5.4.2 80%变形量冷变形后退火合金的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第71-76页
    5.5 小结第76-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8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运系统结构参数对落料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下一篇:含铝高硼高速钢热处理及高温抗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