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1.1 概述 | 第8-9页 |
| 1.2 抗菌的概念及抗菌方法的选择 | 第9-10页 |
| 1.2.1 抗菌的含义 | 第9页 |
| 1.2.2 传统水处理方法的不足 | 第9-10页 |
| 1.2.3 抗菌材料简介 | 第10页 |
| 1.3 TiO_2光催化概述 | 第10-11页 |
| 1.3.1 TiO_2的抗菌机理 | 第10-11页 |
| 1.3.2 TiO_2的优缺点 | 第11页 |
| 1.4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 | 第11-15页 |
| 1.4.1 贵金属沉积 | 第11-12页 |
| 1.4.2 复合半导体 | 第12-13页 |
| 1.4.3 金属掺杂 | 第13-14页 |
| 1.4.4 非金属掺杂 | 第14-15页 |
| 1.5 银系抗菌材料 | 第15-16页 |
| 1.6 磁性催化剂 | 第16-17页 |
| 1.7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1.7.1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 1.7.2 研究目标、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γ-Fe_2O_3/Ag/TiO_2复合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19-36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 2.1.2 γ-Fe_2O_3/Ag/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2页 |
| 2.1.3 水热反应釜的清洗 | 第22-23页 |
| 2.1.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5-35页 |
| 2.2.1 XRD分析 | 第25-28页 |
| 2.2.2 SEM分析 | 第28-30页 |
| 2.2.3 XPS分析 | 第30-33页 |
| 2.2.4 MPMS分析 | 第33页 |
| 2.2.5 BET分析 | 第33-34页 |
| 2.2.6 UV vis DRS分析 | 第34-35页 |
| 2.3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γ-Fe_2O_3/Ag/TiO_2抗菌性能研究 | 第36-52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 3.1.1 试验菌种、材料与设备 | 第36-37页 |
| 3.1.2 试验标准、指标及评价 | 第37-40页 |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3.2.1 制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0-43页 |
| 3.2.2 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 第43-47页 |
| 3.3 大肠埃希氏菌的表面形态观察 | 第47-49页 |
| 3.4 磁性复合催化剂的回收 | 第49-50页 |
| 3.5 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γ-Fe_2O_3/Ag/TiO_2抗菌机理分析 | 第52-58页 |
| 4.1 抗菌机理试验设计 | 第52-54页 |
| 4.1.1 催化剂在无光条件下的抗菌机理试验 | 第52-53页 |
| 4.1.2 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的抗菌机理试验 | 第53-54页 |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57页 |
| 4.3 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