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对称性钛氧簇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4页
    1.1 钛氧簇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钛氧簇的合成方法第11-12页
    1.3 钛氧簇的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1 纯钛氧簇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2 二羧酸修饰的钛氧簇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4 钛氧簇的性质和应用第20-23页
        1.4.1 光致变色效应和染料降解第20页
        1.4.2 光电响应第20-21页
        1.4.3 能带调控与光催化产氢第21页
        1.4.4 钛氧簇/CdS/MIL-101复合产氢催化剂第21-22页
        1.4.5 钛氧簇负载MOFs薄膜第22-23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1 研究意义第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高核钛氧簇合物的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第24-42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5-26页
        2.2.1 主要实验试剂第25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第25-26页
    2.3 实验内容第26-27页
        2.3.1 化合物1-3的合成第26页
        2.3.2 化合物1-3的表征第26-2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7-40页
        2.4.1 化合物1的结构与性质第27-35页
        2.4.2 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结构与性质第35-40页
    2.5 总结第40-42页
第三章 基于3-环己烯-1-甲酸的钛氧簇的结构设计与性质研究第42-52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3-44页
        3.2.1 主要实验试剂第43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第43-44页
    3.3 实验内容第44-46页
        3.3.1 化合物4-7的合成第44页
        3.3.2 化合物4-7的表征第44-4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3.4.1 化合物4-7的结构第46-47页
        3.4.2 化合物4-7的制氢性能评价和稳定性分析第47-51页
    3.5 结论第51-52页
第四章 基于{Ti_3(μ_3-O)}单元的二羧酸配体导向的自组装第52-64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3-54页
        4.2.1 主要实验试剂第53页
        4.2.2 主要实验仪器第53-54页
    4.3 实验内容第54-57页
        4.3.1 化合物8-13的合成第54-55页
        4.3.2 化合物8-13的表征第55-5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4.4.1 化合物8-13的结构第57-60页
        4.4.2 化合物8-13的光电响应第60-61页
        4.4.3 化合物8-13的光致变色第61-62页
    4.5 结论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4-66页
    5.1 工作总结第64页
    5.2 对未来工作的设想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致谢第74-76页
附录第76-120页
个人简历第120-122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待发表)论文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镉金属硼咪唑框架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对日外包企业项目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以A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