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1.2.1 吸附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10-14页 |
1.2.2 应用蚕茧和单宁的组成结构特点进行金属离子处理的研究 | 第14-18页 |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改性蚕茧吸附剂的研制 | 第20-4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2.2 主要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20页 |
2.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0-22页 |
2.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42页 |
2.3.1 蚕茧大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单宁酸对蚕茧的改性 | 第23-25页 |
2.3.3 余柑栲胶对蚕茧的改性 | 第25-28页 |
2.3.4 杨梅栲胶对蚕茧的改性 | 第28-31页 |
2.3.5 戊二醛交联单宁酸对蚕茧的改性 | 第31-34页 |
2.3.6 戊二醛交联余柑栲胶对蚕茧的改性 | 第34-37页 |
2.3.7 戊二醛交联杨梅栲胶对蚕茧的改性 | 第37-40页 |
2.3.8 不同单宁改性蚕茧对银离子和铜离子的吸附情况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蚕茧对Ag~+和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3-61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2.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43页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3页 |
3.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3.3.1 蚕茧对Ag~+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44-52页 |
3.3.2 蚕茧对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52-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改性蚕茧对Ag~+和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61-79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4.2.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61页 |
4.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1页 |
4.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61-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7页 |
4.3.1 余柑栲胶改性蚕茧对Ag~+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62-70页 |
4.3.2 改性蚕茧对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70-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吸附Ag~+和Cu~(2+)后蚕茧吸附剂解吸实验条件研究 | 第79-83页 |
5.1 引言 | 第7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9-80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79页 |
5.2.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79页 |
5.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79页 |
5.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79-8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0-82页 |
5.3.1 解吸蚕茧及改性蚕茧吸附Ag~+和Cu~(2+)的条件选择 | 第80-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余柑栲胶改性蚕茧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研究 | 第83-87页 |
6.1 引言 | 第83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3页 |
6.2.1 实验仪器 | 第83页 |
6.2.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83页 |
6.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83页 |
6.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83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83-86页 |
6.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几种金属离子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83-85页 |
6.3.2 余柑栲胶改性蚕茧对几种重金属离子吸附性的探测 | 第85-8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蚕茧及改性蚕茧吸附金属离子的结构性能表征 | 第87-105页 |
7.1 引言 | 第87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87-88页 |
7.2.1 实验仪器 | 第87页 |
7.2.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87页 |
7.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87-88页 |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8-104页 |
7.3.1 蚕茧与改性后的蚕茧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第88-93页 |
7.3.2 蚕茧以及改性后的蚕茧同金属离子作用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第93-104页 |
7.4 结论 | 第104-105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5-107页 |
8.1 结论 | 第105-106页 |
8.2 今后的工作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