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异养氨氧化细菌氮素转化活性与相关功能基因的检测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及功能基因第14-16页
    1.2 氨氧化细菌的分类和氨氧化过程关键酶第16-18页
        1.2.1 氨氧化细菌的分类第16-17页
        1.2.2 氨氧化细菌氨氧化过程关键酶第17-18页
    1.3 氨氧化细菌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第18-19页
    1.4 环境因子对异养AOB氮素转化活性的影响第19-20页
    1.5 分子生物学手段在AOB研究中的应用第20-21页
    1.6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第21-23页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页
        1.6.2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2.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1.1 供试菌株第23页
        2.1.2 供试培养基第23-24页
    2.2 试验方法第24-28页
        2.2.1 AOB菌株的形态特征与初步鉴定第24页
        2.2.2 不同培养条件下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变化第24-25页
            2.2.2.1 自养条件下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24页
            2.2.2.2 异养条件下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24页
            2.2.2.3 土壤浸提液中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24-25页
        2.2.3 不同培养条件下AOB的氮转化基因丰度变化第25-28页
            2.2.3.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第25页
            2.2.3.2 PCR扩增氮素转化功能基因第25-26页
            2.2.3.3 氮转化功能基因的克隆与检测第26-27页
            2.2.3.4 氮转化功能基因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7页
            2.2.3.5 不同培养条件下AOB氮转化基因丰度的检测第27-28页
    2.3 数据处理第28-29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第29-55页
    3.1 AOB菌株的形态特征与初步鉴定第29-31页
    3.2 不同培养条件下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变化第31-42页
        3.2.1 自养条件下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1-34页
            3.2.1.1 自养条件下AOB菌株的生长曲线检测第31页
            3.2.1.2 亚硝化细菌鉴定培养基Ⅰ中AOB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1-32页
            3.2.1.3 亚硝化细菌鉴定培养基Ⅱ中AOB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2-33页
            3.2.1.4 亚硝酸氧化细菌鉴定培养基Ⅲ中AOB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3-34页
        3.2.2 异养条件下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4-36页
            3.2.2.1 异养条件下AOB菌株生长曲线的检测第34-35页
            3.2.2.2 YMA培养基中AOB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5-36页
        3.2.3 土壤浸提液中AOB菌株的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6-42页
            3.2.3.1 自然PH值土壤浸提液中AOB生长曲线和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6-37页
            3.2.3.2 不同PH值土壤浸提液中AOB生长曲线和氮素转化活性检测第37-42页
    3.3 不同培养条件下AOB的氮转化基因丰度变化第42-55页
        3.3.1 氮素转化功能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第42-45页
            3.3.1.1 羟胺氧化还原酶基因hao的PCR扩增与克隆第42-43页
            3.3.1.2 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ap的PCR扩增与克隆第43页
            3.3.1.3 一氧化氮还原酶基因norB的PCR扩增与克隆第43-44页
            3.3.1.4 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K的PCR扩增与克隆第44页
            3.3.1.5 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nosZ的PCR扩增与克隆第44-45页
        3.3.2 氮转化基因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5页
        3.3.3 不同培养条件下AOB氮转化基因丰度的检测第45-55页
            3.3.2.1 菌株YF11参与氮素转化基因丰度第46-48页
            3.3.2.2 菌株YH11参与氮素转化基因丰度第48-51页
            3.3.2.3 菌株YH9参与氮素转化基因丰度第51-55页
第四章 讨论第55-61页
    4.1 可培养异养氨氧化细菌的分类与形态特征第56-57页
    4.2 可培养异养氨氧化细菌的培养特征与氮转化活性第57-58页
    4.3 环境因子对可培养氨氧化细菌生长和氮素转化的影响第58-60页
    4.4 异养AOB菌株氮素转化基因的丰度变化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膜乳化技术制备窄粒径分布微球的装置设计与工艺研究
下一篇:肝靶向纳米球载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