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工程机械用钢的发展 | 第9-11页 |
1.2.1 国外工程机械用钢的发展 | 第9-10页 |
1.2.2 国内工程机械用钢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 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的焊接性及焊接工艺 | 第11-13页 |
1.3.1 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的焊接性 | 第11-12页 |
1.3.2 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的焊接方法 | 第12页 |
1.3.3 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的焊接工艺 | 第12-13页 |
1.4 三丝高效焊接的发展 | 第13-17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8-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2.1.1 试验母材 | 第18页 |
2.1.2 焊接材料 | 第18-19页 |
2.2 三丝GMAW试验系统 | 第19-22页 |
2.2.1 焊接系统 | 第19-21页 |
2.2.2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1-22页 |
2.2.3 同步触发 | 第22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2.3.1 金相组织分析 | 第22-23页 |
2.3.2 显微硬度分析 | 第23页 |
2.3.3 拉伸试验 | 第23-24页 |
2.3.4 冲击试验 | 第24-25页 |
2.3.5 冲击断口形貌分析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Q960E三丝GMAW熔滴过渡及电弧稳定性研究 | 第26-44页 |
3.1 相位角对熔滴过渡及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34页 |
3.1.1 脉冲波形分析 | 第27-28页 |
3.1.2 相位角对电弧行为的影响 | 第28-31页 |
3.1.3 相位角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4 相位角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预设电压对熔滴过渡及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8页 |
3.2.1 预设电压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2 预设电压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预设电流对熔滴过渡及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1 预设电流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第38-41页 |
3.3.2 预设电流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Q960E三丝GMAW焊接工艺研究 | 第44-72页 |
4.1 Q960E粗晶区SHCCT曲线测定 | 第44-50页 |
4.1.1 冷却速度对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2 冷却速度对粗晶区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4.1.3 Q960E粗晶区SHCCT曲线 | 第49-50页 |
4.2 焊接工艺参数设计 | 第50-52页 |
4.2.1 预热温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4.2.2 焊接工艺参数 | 第51-52页 |
4.3 焊接热输入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2-55页 |
4.3.1 焊接热输入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2 热输入对热影响区组织的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焊接热输入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64页 |
4.4.1 焊接热输入对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2 焊接热输入对接头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56-61页 |
4.4.3 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第61-64页 |
4.5 坡口角度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4-70页 |
4.5.1 坡口及工艺参数设计 | 第64页 |
4.5.2 坡口角度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64-66页 |
4.5.3 坡口角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