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3-15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一) 腐败的概念 | 第15-18页 |
(二) 腐败的成因 | 第18-19页 |
(三) 韩国腐败与反腐败问题 | 第19-23页 |
(四) 韩国廉政治理体系 | 第23-24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29页 |
(一) 腐败 | 第24-25页 |
(二) 腐败的测量 | 第25-26页 |
(三) 腐败的类别 | 第26页 |
(四) 廉政、治理与廉政治理 | 第26-28页 |
(五) 国家廉政治理体系 | 第28-29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9-3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五、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31-33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31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韩国在不同政治体制阶段所存在的腐败分析 | 第33-70页 |
一、韩国在不同政治体制阶段发生腐败的特点 | 第33-42页 |
(一) “民主实验期”政治体制阶段(1948—1960年)的腐败 | 第33-34页 |
(二) 威权主义政治体制阶段(1961—1987年)的腐败 | 第34-35页 |
(三) 新民主化政治体制阶段(1987—现在)的腐败 | 第35-42页 |
二、韩国在不同政治体制阶段腐败的成因分析 | 第42-60页 |
(一) “民主实验期”腐败的主要成因 | 第42-43页 |
(二) 威权主义期腐败的主要成因 | 第43-55页 |
(三) 新民主化时期腐败的主要成因 | 第55-60页 |
三、韩国在不同政治体制阶段腐败的结构特征 | 第60-64页 |
(一) 威权政体是韩国权力性腐败的源头 | 第60-61页 |
(二) “政经癒着”是韩国结构性腐败的顽疾 | 第61-62页 |
(三) “言经癒着”是韩国新权力腐败的深化 | 第62-63页 |
(四) “金钱政治”是韩国腐败的主要形态 | 第63-64页 |
四、韩国在不同政治体制阶段腐败的主要危害 | 第64-69页 |
(一) 动摇国家政权合法性基础 | 第65-66页 |
(二) 危害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 | 第66-67页 |
(三) 拉大社会不平等及贫富差距 | 第67页 |
(四) 削弱民族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三章 韩国反腐进程中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建立 | 第70-134页 |
一、韩国反腐进程中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建构过程 | 第70-76页 |
(一)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反腐运动及其立法 | 第70-71页 |
(二) 20世纪90年代政府卓越成效的立法推进 | 第71-73页 |
(三) 21世纪韩国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系统建立 | 第73-76页 |
二、韩国反腐进程中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 | 第76-103页 |
(一) 韩国的监察院制度 | 第76-79页 |
(二) 韩国的检察制度 | 第79-84页 |
(三) 国民权益委员会 | 第84-99页 |
(四) 韩国廉政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的特点 | 第99-103页 |
三、韩国反腐进程中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法律制度 | 第103-113页 |
(一) 《刑法》中规定的公务员行贿和受贿罪 | 第104-105页 |
(二) 《腐败防止法》 | 第105-108页 |
(三) 《公职人员伦理法》 | 第108-110页 |
(四) 《信息公开法》 | 第110-111页 |
(五) 防止腐败与“国民权益委员会”设立运营的法律 | 第111-113页 |
四、韩国反腐进程中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 | 第113-133页 |
(一) 严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 | 第113-117页 |
(二) 从惩罚为主到预防为主 | 第117-119页 |
(三) 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与推动 | 第119-122页 |
(四) 指向廉政治本措施的政府改革 | 第122-124页 |
(五) 韩国透明国际反腐的力量 | 第124-129页 |
(六) 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全民监督 | 第129-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四章 韩国反腐进程中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成效分析 | 第134-161页 |
一、韩国国家廉政治理水平成效的评价 | 第134-145页 |
(一) 韩国腐败印象指数(CPI) | 第135-138页 |
(二) 韩国行贿指数(BPI) | 第138-140页 |
(三) 韩国国内调查评价 | 第140-145页 |
二、韩国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效果分析 | 第145-155页 |
(一) 不同政治体制阶段的效果评价 | 第145-150页 |
(二) 实现社会清廉目标的制度架构 | 第150-152页 |
(三) 促进行政伦理建设的国际经验 | 第152-155页 |
三、韩国廉政治理体系成效的理论探析 | 第155-159页 |
(一) 反腐败蕴含在国家廉政治理体系之中 | 第155-157页 |
(二) 国家廉政治理体系是反腐败治理之源 | 第157-158页 |
(三) 反腐败与廉政治理基本要素高度重合 | 第158-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第五章 韩国国家廉政治理体系建设的价值及启示 | 第161-180页 |
一、韩国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的全球范本价值 | 第161-168页 |
(一) 建构制约腐败的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结构 | 第161-164页 |
(二) 韩国国家廉政治理体系建设的示范价值 | 第164-168页 |
二、韩国国家廉政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 | 第168-178页 |
(一) 重塑政治生态是廉政治理建设的战略选择 | 第168-170页 |
(二) 政治改革强力推行是廉政治理的有效手段 | 第170-171页 |
(三) 建立独立、高效廉政治理机构是基本条件 | 第171-173页 |
(四) 制定专门系统性廉政治理法律是制度保障 | 第173-176页 |
(五) 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廉政治理是重要途径 | 第176-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178-180页 |
结论 | 第180-187页 |
一、特征与经验 | 第180-182页 |
二、路径与反思 | 第182-187页 |
附录1 透明国际2012-2016年度全球清廉指数(CPI)及排名 | 第187-193页 |
附录2 透明国际1995-2016年韩国清廉指数(CPI)及位置值 | 第193-194页 |
附录3 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194-19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5-206页 |
致谢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