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3 实施方案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产城融合 | 第20-21页 |
2.1.2 综合评价 | 第21-22页 |
2.2 武进区产城发展及产城融合试点建设现状 | 第22-23页 |
2.2.1 武进区产城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2.2.2 武进区国家级产城融合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 第23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3.1 空间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2.3.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 | 第24-26页 |
2.3.3 有机疏散理论 | 第26-27页 |
2.3.4 经营城市理论 | 第27-28页 |
3 基于TOPSIS方法的产城融合综合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8-35页 |
3.1 TOPSIS方法的介绍 | 第28-30页 |
3.2 产城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4页 |
3.2.1 产城融合水平指标确定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3.2.2 产城融合水平指标的选择 | 第31-34页 |
3.3 评价参照对象的选择 | 第34-35页 |
4 基于TOPSIS方法的武进区产城融合综合评价 | 第35-60页 |
4.1 基于TOPSIS方法产城融合综合水平的评价 | 第35-52页 |
4.1.1 武进区、昆山市、江阴市、吴江区产城融合综合水平测算 | 第35-47页 |
4.1.2 产城融合综合水平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4.1.3 昆山市、江阴市、吴江区产城融合经验 | 第49-52页 |
4.2 武进区产城融合存在的问题 | 第52-55页 |
4.2.1 产城发展规划不科学 | 第52-53页 |
4.2.2 产业结构占比不合理 | 第53-54页 |
4.2.3 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 | 第54页 |
4.2.4 城市园区关系不协调 | 第54-55页 |
4.2.5 配套服务功能不健全 | 第55页 |
4.3 武进区产城融合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55-60页 |
4.3.1 产城发展认识较为片面 | 第55-56页 |
4.3.2 城市发展战略缺乏延续 | 第56-57页 |
4.3.3 行政区划壁垒带来阻碍 | 第57页 |
4.3.4 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 | 第57-58页 |
4.3.5 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偏低 | 第58页 |
4.3.6 公共服务建设渠道单一 | 第58-60页 |
5 政府推进武进区产城融合优化发展建议 | 第60-69页 |
5.1 更新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 第60-61页 |
5.2 强化产城融合的战略执行 | 第61-62页 |
5.3 推动区镇关系的协调发展 | 第62-63页 |
5.4 实现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 | 第63-65页 |
5.5 完善资源配置的经营体系 | 第65-67页 |
5.6 增强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给 | 第67-6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基于topsis方法应用的武进区产城融合发展对策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