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染料概述 | 第10-11页 |
1.1.1 染料的来源和分类 | 第10页 |
1.1.2 染料的性质和危害 | 第10-11页 |
1.2 染料废水处理现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染料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 第11-13页 |
1.2.2 染料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1.2.3 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1.2.4 染料废水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方法 | 第15页 |
1.3 等离子体技术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等离子体技术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3 介质阻挡放电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4 沿面放电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第21-34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1-23页 |
2.1.1 目标物简介 | 第21页 |
2.1.2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3-34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23-2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3 气相沿面放电水处理体系优化的研究 | 第34-60页 |
3.1 放电反应器结构的优化 | 第34-49页 |
3.1.1 高压电极螺线间距离的优化 | 第34-38页 |
3.1.2 高压电极螺线直径的优化 | 第38-40页 |
3.1.3 介质管壁厚的优化 | 第40-42页 |
3.1.4 介质管内径的优化 | 第42-45页 |
3.1.5 介质管的内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优化 | 第45-48页 |
3.1.6 介质管的内表面积与螺线线长之比的优化 | 第48-49页 |
3.2 液相参数放电过程中的变化和对臭氧溶解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49-55页 |
3.2.1 pH放电过程中的变化和对臭氧溶解浓度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49-50页 |
3.2.2 电导率放电过程中的变化和对臭氧溶解浓度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50-52页 |
3.2.3 液相温度放电过程中的变化和对臭氧溶解浓度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52-55页 |
3.3 气电参数对总臭氧产生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55-58页 |
3.3.1 放电电压对总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 第56页 |
3.3.2 放电频率对总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3 载气速率对总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4 气相沿面放电对染料降解性能的研究 | 第60-77页 |
4.1 气相沿面放电对单一染料处理性能的研究 | 第60-65页 |
4.1.1 GSD系统放电参数对单一染料脱色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60-62页 |
4.1.2 单一染料脱色和有机物降解效果的研究 | 第62-63页 |
4.1.3 单一染料降解中间产物的研究 | 第63-65页 |
4.2 气相沿面放电对混合染料处理性能的研究 | 第65-75页 |
4.2.1 混合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 | 第65-66页 |
4.2.2 混合染料可生化性的分析 | 第66-67页 |
4.2.3 混合染料降解中间产物的研究 | 第67-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5 气相沿面放电对染料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77-90页 |
5.1 气相沿面放电降解染料过程中作用物质的研究 | 第77-79页 |
5.1.1 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 第77-78页 |
5.1.2 臭氧作用的研究 | 第78页 |
5.1.3 紫外线作用的研究 | 第78-79页 |
5.2 GSD系统协同Mn_xO_y-Al_2O_3催化剂染料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79-88页 |
5.2.1 Al_2O_3载体小球的表征 | 第80-84页 |
5.2.2 Mn_xO_y-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第84-87页 |
5.2.3 Mn_xO_y-Al_2O_3催化剂对染料脱色效率的影响 | 第87-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和国际会议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