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的社会工作介入--以天水市X社区L为例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第18页 |
(一)研究的重点 | 第18页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18页 |
五、核心概念和理论工具 | 第18-21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8-19页 |
(二)理论工具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 | 第21-28页 |
一、X社区空巢老人目前生活状况 | 第21-24页 |
二、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X社区空巢老人正式社会支持 | 第24-26页 |
(二)X社区空巢老人非正式社会支持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的社会支持困境和原因 | 第28-34页 |
一、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社会支持困境 | 第28-30页 |
(一)物质经济薄弱,收入来源单一 | 第28页 |
(二)社会支持渠道少,服务需求难以保障 | 第28页 |
(三)社区服务缺乏,日常照料不足 | 第28-29页 |
(四)社区服务设施不足,缺乏活动空间 | 第29-30页 |
二、X社区空巢老人面临困境的原因 | 第30-34页 |
(一)个人原因 | 第30-32页 |
(二)家庭原因 | 第32-33页 |
(三)社会原因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的社会工作介入 | 第34-51页 |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 第34-36页 |
(一)首次探访 | 第34-35页 |
(二)后续探访 | 第35页 |
(三)探访小结 | 第35-36页 |
二、收集资料和问题诊断 | 第36-38页 |
(一)收集资料 | 第36-37页 |
(二)问题诊断 | 第37-38页 |
三、目标计划 | 第38-39页 |
(一)针对案主制定的长期目标 | 第38页 |
(二)针对案主制定的短期目标 | 第38-39页 |
四、服务方案与思路 | 第39-40页 |
(一)服务方案制定 | 第39-40页 |
(二)社工服务思路 | 第40页 |
五、服务过程 | 第40-50页 |
(一)第一次个案服务 | 第40-42页 |
(二)第二次个案服务 | 第42-45页 |
(三)第三次个案服务 | 第45-46页 |
(四)第四次个案服务 | 第46-48页 |
(五)第五次个案服务 | 第48-50页 |
六、结案与评估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服务评估与建议 | 第51-5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1页 |
二、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改善的评估 | 第51-54页 |
(一)对介入方案的评估 | 第51-52页 |
(二)对介入过程的评估 | 第52-53页 |
(三)对介入效果的评估 | 第53-54页 |
三、服务的制度调整及相关对策建议 | 第54-56页 |
(一)转变社会工作服务职能,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 第54-55页 |
(二)加大社区服务机构数量和科学化管理 | 第55-56页 |
四、研究不足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一 | 第59-61页 |
附录二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