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论 | 第12-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无人驾驶车辆事故责任主体如何划分? | 第14-28页 |
(一) 背景: 无人驾驶概况 | 第14-18页 |
1. 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区分 | 第14页 |
2. 无人驾驶的界定 | 第14-16页 |
3. 无人驾驶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6-18页 |
(二) 无人驾驶车辆的影响 | 第18-26页 |
1. 无人驾驶对个人的影响 | 第19-20页 |
2. 无人驾驶对城市、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 第20-22页 |
3. 无人驾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22-23页 |
4. 无人驾驶对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挑战 | 第23页 |
5. 无人驾驶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 第23-24页 |
6. 无人驾驶对法律的挑战 | 第24-26页 |
(三) 问题的产生: 无人驾驶车辆侵权赔偿责任如何分配? | 第26-28页 |
二、分析问题: 无人驾驶车辆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 | 第28-35页 |
(一) 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划分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1. 危害来源理论 | 第28页 |
2. 危害控制理论 | 第28页 |
3. 报偿责任理论 | 第28-29页 |
4. 风险分散理论 | 第29页 |
(二) 无人驾驶与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 | 第29-31页 |
(三) 无人驾驶与现行《产品质量法》 | 第31-33页 |
(四) 构建新的责任规则 | 第33-35页 |
三、无人驾驶侵权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35-45页 |
(一) 法律经济学概述 | 第35-36页 |
(二) 侵权法的责任归责模型:意外事故成本最小化 | 第36-43页 |
1. 意外事故模型 | 第36-37页 |
2. 交通事故责任模型 | 第37-43页 |
(三) 产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 第43-45页 |
四、解决问题: 对无人驾驶产生的相关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 第45-49页 |
(一) 确定责任主体和归责原则 | 第45页 |
(二) 适时出台《无人驾驶道路交通安全法》 | 第45-46页 |
(三) 建立产品强制责任保险机制和完善现有社会救助基金 | 第46-47页 |
(四)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 第47页 |
(五) 加强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