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广泛关注 | 第9页 |
1.1.2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发展趋势明显 | 第9-10页 |
1.1.3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影响备受关注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1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21-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21页 |
2.1.2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21-22页 |
2.1.3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社会效益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2.2.1 原真性理论 | 第23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第24-45页 |
3.1 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3.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25页 |
3.1.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25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42页 |
3.2.1 评价指标和基础因子的选取 | 第25-33页 |
3.2.2 评价指标和基础因子权重赋值 | 第33-42页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第42-45页 |
3.3.1 单一旅游区社会效益发展水平评价 | 第43页 |
3.3.2 多个旅游区社会效益比较评价 | 第43-45页 |
第4章 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4.1 研究案例地的选取 | 第45-46页 |
4.1.1 选取依据 | 第45页 |
4.1.2 长沙铜官窑景区 | 第45-46页 |
4.1.3 西安市永兴坊非遗历史文化街区 | 第46页 |
4.2 社会效益评价模型应用 | 第46-52页 |
4.2.1 铜官窑景区社会效益总值测算 | 第47页 |
4.2.2 永兴坊社会效益总值测算 | 第47-49页 |
4.2.3 社会效益比较评价 | 第49-52页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53-54页 |
5.1.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5.1.2 创新点 | 第53-54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