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三)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涵义和发展历程 | 第11-16页 |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涵义与基本内容 | 第11-13页 |
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涵义 | 第11页 |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背景 | 第11-12页 |
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萌芽 | 第13-14页 |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 第14-15页 |
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 第15-16页 |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16-23页 |
(一) 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 | 第16-17页 |
1. 生态文明思想产生背景 | 第16页 |
2. 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 第16页 |
3. 生态文明思想的作用 | 第16-17页 |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文明理论的阐述 | 第17-23页 |
1. 本体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17-19页 |
2. 辩证法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19页 |
3. 认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19-21页 |
4. 历史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21-23页 |
三、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探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 第23-28页 |
(一) 我国生态文明存在问题根源探析 | 第23-25页 |
1. 历史根源 | 第23-24页 |
2. 经济根源 | 第24页 |
3. 思想根源 | 第24-25页 |
4. 制度根源 | 第25页 |
(二) 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 | 第25-28页 |
1. 生态环境问题蕴藏着经济增长趋于极限危机 | 第25页 |
2. 生态环境问题暗含着民族生存危机 | 第25-26页 |
3. 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安定团结的局面 | 第26-27页 |
4. 生态环境恶化有损国际形象 | 第27-28页 |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 第28-36页 |
(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 第28页 |
1.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性提升 | 第28页 |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发展 | 第28页 |
(二)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第28-31页 |
1.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核心 | 第28-29页 |
2.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和谐发展 | 第29页 |
3.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 | 第29-30页 |
4.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 | 第30-31页 |
(三)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 第31-36页 |
1. 理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31页 |
2. 健全法律: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 第31-32页 |
3. 完善体制: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 第32-33页 |
4. 提倡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 第33-34页 |
5. 公众的参与: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