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老旧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沧州市南川楼居住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5 论文创新点与局限之处第15页
        1.5.1 论文创新点第15页
        1.5.2 局限之处第15页
    1.6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第15-26页
        1.6.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第15-21页
        1.6.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第21-26页
    1.7 小结第26-28页
第二章 老旧街区景观改造的相关概念阐述与分析第28-44页
    2.1 老旧街区和景观改造的概念阐述第28-31页
        2.1.1 老旧街区的概念第28-29页
        2.1.2 景观改造的概念第29-31页
    2.2 国内老旧街区现存问题第31-35页
        2.2.1 环境现存问题第31-33页
            2.2.1.1 街区环境与安全隐患第31页
            2.2.1.2 道路布局欠缺第31-32页
            2.2.1.3 停车位不足第32-33页
        2.2.2 景观现存问题第33-34页
            2.2.2.1 景观设施落后损坏第33页
            2.2.2.2 绿化与植物布局混乱第33-34页
        2.2.3 人文现存问题第34-35页
            2.2.3.1 未考虑使用者的需求第34页
            2.2.3.2 居民生活满意度走低第34-35页
    2.3 老旧街区景观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39页
        2.3.1 街区使用主体第35-36页
        2.3.2 场地条件与环境第36-38页
        2.3.3 地域文化与情感文化第38-39页
    2.4 老旧街区景观改造的理论基础第39-42页
        2.4.1 有机更新理论第39页
        2.4.2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第39-40页
        2.4.3 人居环境理论第40页
        2.4.4 街道美学第40-42页
            2.4.4.1 高和宽之比(D/H)第41页
            2.4.4.2 对称、对比、调和与节奏第41-42页
            2.4.4.3 街道美学中点、线、面第42页
    2.5 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国内外街区改造案例分析第44-58页
    3.1 美国街区改造第44-50页
        3.1.1 纽约高线公园第44-47页
            3.1.1.1 项目背景第44-45页
            3.1.1.2 设计思路第45页
            3.1.1.3 设计手法第45-46页
            3.1.1.4 分析评价第46-47页
        3.1.2 西雅图high-point居住区第47-50页
            3.1.2.1 项目背景第47页
            3.1.2.2 设计思路第47-48页
            3.1.2.3 设计手法第48-49页
            3.1.2.4 分析评价第49-50页
    3.2 欧洲街区改造第50-52页
        3.2.1 德国弗莱堡市沃邦居住区第50-52页
            3.2.1.1 项目背景第50页
            3.2.1.2 设计思路第50页
            3.2.1.3 设计手法第50页
            3.2.1.4 分析评价第50-52页
    3.3 国内街区改造第52-56页
        3.3.1 北京南锣鼓巷第52-54页
            3.3.1.1 项目背景第52页
            3.3.1.2 设计思路第52页
            3.3.1.3 设计手法第52-54页
            3.2.1.4 分析评价第54页
        3.3.2 四川成都宽窄巷子第54-56页
            3.3.2.1 项目背景第54页
            3.3.2.2 设计思路第54-55页
            3.3.2.3 设计手法第55页
            3.3.2.4 分析评价第55-56页
    3.4 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沧州市南川楼居住区景观改造的原则与方法第58-68页
    4.1 南川楼居住区景观改造的原则第58-60页
        4.1.1 把握街区改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第58页
        4.1.2 挖掘地域特色与文化性原则第58-59页
        4.1.3 改善生态环境性原则第59页
        4.1.4 提升环境空间的公众参与性原则第59-60页
    4.2 南川楼居住区景观改造的方法第60-66页
        4.2.1 街区文化元素的整合复兴第60-61页
        4.2.2 有取舍的利用原始景观元素第61页
        4.2.3 本土植物的选择种植第61-62页
        4.2.4 疏导街区交通系统第62页
        4.2.5 改善街区公共空间第62-64页
        4.2.6 营造良好人本环境第64-65页
        4.2.7 融合生态街道设计第65-66页
    4.3 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沧州市南川楼居住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第68-86页
    5.1 背景简介及场地分析第68-73页
        5.1.1 项目概况第68页
        5.1.2 调研分析第68-70页
            5.1.2.1 街区肌理及建筑形态破败第68页
            5.1.2.2 街区文化衰退第68-69页
            5.1.2.3 缺乏公共空间与景观设施第69-70页
            5.1.2.4 绿化组织混乱第70页
            5.1.2.5 滨河区域缺乏规划第70页
        5.1.3 SWOT分析第70-73页
            5.1.3.1 优势分析(Strength)第71页
            5.1.3.2 劣势分析(Weakness)第71-72页
            5.1.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第72-73页
            5.1.3.4 挑战分析(threat)第73页
    5.2 改造目标和理念阐释第73-74页
        5.2.1 改造目标第73页
        5.2.2 设计理念第73-74页
    5.3 景观改造设计方案第74-84页
        5.3.1 分区设计第74-78页
            5.3.1.1 南川老街景观改造设计第74-76页
            5.3.1.2 生态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第76页
            5.3.1.3 滨河区域景观改造设计第76-77页
            5.3.1.4 创意园景观改造设计第77-78页
            5.3.1.5 朗吟楼景观改造设计第78页
        5.3.2 专项设计第78-84页
            5.3.2.1 道路通行系统改造设计第78-79页
            5.3.2.2 建筑改造设计第79-80页
            5.3.2.3 植物设计第80-81页
            5.3.2.4 雨水综合管理系统第81-82页
            5.3.2.5 驳岸设计第82-84页
            5.3.2.6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第84页
    5.4 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附录第90-16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68-170页
致谢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钢筋高韧性混凝土增强的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桩筏组合基础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