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插表索引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留守儿童"的物质与情感生活 | 第11-12页 |
| ·"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教育 | 第12-14页 |
| ·安全与身体健康 | 第14-15页 |
| ·小结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2章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理论阐述 | 第17-24页 |
| ·"留守儿童"群体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19页 |
|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产生 | 第17-18页 |
|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社会化及地域化 | 第18-19页 |
| ·"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 第19-21页 |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公共管理 | 第21-24页 |
|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管理背景 | 第21页 |
|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政策背景 | 第21-22页 |
|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管理学术背景 | 第22-24页 |
| 第3章 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研究 | 第24-42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26页 |
|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 第28-42页 |
| ·生活、情感现状 | 第28-30页 |
| ·学习与受教育现状 | 第30-32页 |
| ·心理健康现状 | 第32-36页 |
|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 第36-38页 |
| ·道德与行为规范 | 第38-40页 |
| ·安全与身体健康 | 第40-42页 |
| 第4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48页 |
| ·"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 | 第42-45页 |
| ·情感孤寂 | 第42-43页 |
| ·"成长环境核心"质量下降 | 第43-45页 |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 ·社会制度、公共政策因素 | 第45页 |
| ·公共教育因素 | 第45-47页 |
| ·社会公共支撑体系 | 第47-48页 |
| 第5章 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 ·完善相关法律和公共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 | 第48页 |
| ·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48-49页 |
| ·加强公共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 | 第49-50页 |
| ·家庭应重视育人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 | 第50-51页 |
| ·针对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更加扎实具体的公共管理工作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附录 | 第59-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