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9页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2 逮捕后判处轻刑的典型案例 | 第9-11页 |
2.1 案例一: 吴某交通肇事案 | 第9页 |
2.2 案例二: 王某盗窃案 | 第9-10页 |
2.3 案例三: 李某故意伤害案 | 第10页 |
2.4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0-11页 |
3 域外逮捕制度考察 | 第11-14页 |
3.1 英美法系国家逮捕制度 | 第11-12页 |
3.1.1 英国逮捕制度 | 第11页 |
3.1.2 美国逮捕制度 | 第11-12页 |
3.2 大陆法系国家逮捕制度 | 第12页 |
3.2.1 德国逮捕制度 | 第12页 |
3.2.2 日本逮捕制度 | 第12页 |
3.3 域外逮捕制度与我国逮捕制度相比较 | 第12-14页 |
4 逮捕后高轻刑率原因分析 | 第14-18页 |
4.1 思想观念及体制机制上的原因 | 第14-15页 |
4.1.1 司法理念上的原因 | 第14页 |
4.1.2 对外地人犯罪适用逮捕观念上的不平等 | 第14-15页 |
4.1.3 逮捕替代性强制措施不够完善 | 第15页 |
4.2 司法实务层面的原因 | 第15-18页 |
4.2.1 片面追求逮捕措施的社会效果 | 第15-16页 |
4.2.2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司法实务中的差异 | 第16页 |
4.2.3 刑事和解民事赔偿因素 | 第16-18页 |
5 逮捕后高轻刑率问题解决建议 | 第18-22页 |
5.1 转变司法理念,准确定位逮捕职能 | 第18页 |
5.2 探索建立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 | 第18-19页 |
5.3 赋予被逮捕人实质性救济途径 | 第19-20页 |
5.4 完善取保候审替代逮捕的非羁押诉讼强制措施 | 第20-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