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太河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1 传统村落具有重要的价值 | 第13页 |
1.1.2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存在诸多困境 | 第13页 |
1.1.3 选题来源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2 实践指导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1.4.1 传统村落 | 第16页 |
1.4.2 保护 | 第16-17页 |
1.4.3 利用 | 第17页 |
1.4.4 多元主体参与 | 第17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7-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2.1 国外研究述评 | 第20-23页 |
2.1.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相关的法律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2.1.2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 第22-23页 |
2.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23-27页 |
2.2.1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相关的法律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2.2.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太河镇传统村落的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 第28-51页 |
3.1 镇域基本概况与传统村落简介 | 第28-36页 |
3.1.1 镇域基本概况 | 第28-34页 |
3.1.2 传统村落简介 | 第34-36页 |
3.2 太河镇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 第36-45页 |
3.2.1 山环水绕的选址格局 | 第36-37页 |
3.2.2 顺应地势的街巷格局 | 第37-41页 |
3.2.3 风貌多样的建筑类型 | 第41页 |
3.2.4 朴实智慧的营造技艺 | 第41-44页 |
3.2.5 特色鲜明的历史环境要素 | 第44-45页 |
3.2.6 根植太河的传统文化 | 第45页 |
3.3 太河镇传统村落价值评价 | 第45-49页 |
3.3.1 价值综述 | 第45-46页 |
3.3.2 赋值评价 | 第46-48页 |
3.3.3 评价过程 | 第48页 |
3.3.4 评价结果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太河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51-67页 |
4.1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分析 | 第51-58页 |
4.1.1 保护等级及管理模式 | 第51-53页 |
4.1.2 街巷格局 | 第53-55页 |
4.1.3 传统建筑(群) | 第55-57页 |
4.1.4 历史环境要素 | 第57-58页 |
4.1.5 传统文化 | 第58页 |
4.2 传统村落利用现状分析 | 第58-61页 |
4.2.1 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 | 第58-59页 |
4.2.2 利用的主要形式及情况 | 第59-61页 |
4.2.3 传统村落利用现状总结 | 第61页 |
4.3 现状保护与利用问题分析与总结 | 第61-66页 |
4.3.1 物质空间风貌混乱 | 第61-63页 |
4.3.2 传统文化活力不足 | 第63-64页 |
4.3.3 发展动力不足 | 第64-65页 |
4.3.4 多元主体缺乏协同合作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太河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 第67-106页 |
5.1 保护与利用的策略构思 | 第67-70页 |
5.1.1 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 第67-68页 |
5.1.2 保护与利用的目标 | 第68-69页 |
5.1.3 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 第69-70页 |
5.2 保护与利用的体系与措施 | 第70-86页 |
5.2.1 保护体系构建 | 第70-76页 |
5.2.2 保护与利用的措施 | 第76-81页 |
5.2.3 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 | 第81-86页 |
5.3 保护与利用的运营管理模式 | 第86-92页 |
5.3.1 多元参与主体诉求分析 | 第88-89页 |
5.3.2 政府主导型 | 第89页 |
5.3.3 企业主导型 | 第89-90页 |
5.3.4 “企业+村民”合作型 | 第90-91页 |
5.3.5 村民合作社主导型 | 第91-92页 |
5.4 土泉村保护与利用实例指引 | 第92-105页 |
5.4.1 基本概况及问题分析 | 第92-97页 |
5.4.2 保护与利用对策与措施 | 第97-104页 |
5.4.3 运营管理模式构建 | 第104-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6.1 结论 | 第106-10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6.2.1 不足 | 第107页 |
6.2.2 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后记 | 第112-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13-114页 |
附录 | 第114-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