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0页 |
1.1 固体废弃物的性质和分类 | 第18-19页 |
1.1.1 工业固体废弃物 | 第18页 |
1.1.2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 | 第18-19页 |
1.1.3 农业固体废弃物 | 第19页 |
1.2 固体废弃物热化学处理技术 | 第19-23页 |
1.2.1 燃烧 | 第19-20页 |
1.2.2 气化 | 第20-21页 |
1.2.3 热解 | 第21-23页 |
1.3 微波加热技术 | 第23-25页 |
1.3.1 微波 | 第23-24页 |
1.3.2 微波加热方式 | 第24-25页 |
1.4 微波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8-30页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8页 |
1.5.2 课题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样品与分析方法 | 第30-38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0-3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30-31页 |
2.1.3 实验设备 | 第31-33页 |
2.2 实验流程 | 第33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2.3.1 工业分析 | 第33-34页 |
2.3.2 元素分析 | 第34页 |
2.3.3 高位热值 | 第34页 |
2.3.4 气相色谱GC | 第34页 |
2.3.5 热解气中HCN和NH_3浓度的测定 | 第34页 |
2.3.6 热解油的物理性质测定 | 第34页 |
2.3.7 热解油的官能团分析 | 第34-35页 |
2.3.8 热解油的化合物组成分析 | 第35页 |
2.3.9 热解液中总氮浓度的测定 | 第35页 |
2.3.10 微波热解过程的质量平衡与能量衡算方法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印染污泥微波热解影响因素研究 | 第38-64页 |
3.1 产率 | 第38-40页 |
3.1.1 热解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2 螺杆转速对产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3 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40页 |
3.2 气体组成 | 第40-46页 |
3.2.1 热解温度对气体组成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2 螺杆转速对气体组成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3 催化剂对气体组成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 热解油分析 | 第46-54页 |
3.3.1 热解油的物理性质 | 第46-47页 |
3.3.2 热解油官能团表征 | 第47-50页 |
3.3.3 热解油化合物GC-MS测定 | 第50-54页 |
3.4 印染污泥微波热解过程中氮转化规律 | 第54-61页 |
3.4.1 HCN和NH_3释放规律 | 第54-56页 |
3.4.2 热解油中含氮化合物 | 第56-57页 |
3.4.3 污泥与泥炭中的含氮官能团 | 第57-58页 |
3.4.4 微波热解过程中氮的转化机理及分布 | 第58-61页 |
3.5 小结 | 第61-64页 |
第四章 糠醛渣微波热解影响因素研究 | 第64-74页 |
4.1 产率 | 第64-66页 |
4.1.1 热解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4.1.2 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4.2 气体组成 | 第66-70页 |
4.2.1 热解温度对气体组成的影响 | 第66-68页 |
4.2.2 催化剂对气体组成的影响 | 第68-70页 |
4.3 糠醛渣生物油油分析 | 第70-72页 |
4.3.1 糠醛渣生物油的物理性质 | 第70-71页 |
4.3.2 糠醛渣生物油化合物GC-MS测定 | 第71-72页 |
4.4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印染污泥与糠醛渣微波热解过程能耗对比研究 | 第74-86页 |
5.1 微波热解过程的能量分析 | 第74-82页 |
5.1.1 质量平衡 | 第74-75页 |
5.1.2 能量衡算 | 第75-82页 |
5.2 微波热解过程的电量消耗 | 第82-83页 |
5.3 小结 | 第83-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90页 |
6.1 结论 | 第86-88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100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0-102页 |
附件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