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2.1 创新绩效的内涵 | 第13-14页 |
1.2.2 自主研发投资与并购创新绩效 | 第14-16页 |
1.2.3 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 | 第16-19页 |
1.2.4 技术重叠与创新绩效 | 第19-21页 |
1.2.5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2-23页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2页 |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22-23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2.1 战略管理基础理论 | 第24-26页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5-26页 |
2.1.3 知识基础理论 | 第26页 |
2.2 创新与并购绩效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2.2.1 生产要素理论 | 第26-27页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第27-28页 |
2.2.3 技术轨道与技术范式理论 | 第28-29页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31-39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1-34页 |
3.1.1 企业并购前自主研发投资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31页 |
3.1.2 技术并购对自主研发投资和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第31-32页 |
3.1.3 技术重叠对自主研发投资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 | 第32-33页 |
3.1.4 不同研发投资模式下各调节效应的检验 | 第33-34页 |
3.2 变量设计 | 第34-36页 |
3.2.1 自主研发投资 | 第34-35页 |
3.2.2 创新绩效 | 第35页 |
3.2.3 调节变量 | 第35页 |
3.2.4 控制变量 | 第35-36页 |
3.3 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3.3.1 并购前自主研发投资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 | 第36页 |
3.3.2 技术并购对自主研发投资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模型 | 第36-37页 |
3.3.3 技术重叠对自主研发投资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模型 | 第37页 |
3.4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37-39页 |
第4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54页 |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9-41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3-44页 |
4.4 回归分析 | 第44-49页 |
4.4.1 并购前自主研发投资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作用检验 | 第44-45页 |
4.4.2 技术并购对自主研发投资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45-47页 |
4.4.3 技术重叠对自主研发投资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47-49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49-54页 |
4.5.1 基于创新效率变化趋势的检验 | 第49-52页 |
4.5.2 基于总体样本的技术重叠调节效应的检验 | 第52-54页 |
第5章 研究建议与对策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