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地源热泵技术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重庆地区常见岩层的储能性能研究 | 第16-35页 |
2.1 重庆地质概况 | 第16-17页 |
2.2 传热方式概述 | 第17-18页 |
2.2.1 热能传递方式 | 第17-18页 |
2.2.2 导热系数与其他因数之间的关系 | 第18页 |
2.3 岩土体物性测试 | 第18-21页 |
2.3.1 取样与测试 | 第18-20页 |
2.3.2 异常值的剔除 | 第20-21页 |
2.4 不同岩层导热率分析 | 第21-33页 |
2.4.1 砂岩热导率统计分析 | 第21-24页 |
2.4.2 泥岩热导率统计分析 | 第24-28页 |
2.4.3 灰岩热导率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2.4.4 其他岩性热导率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2.4.5 单孔热导率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2.4.6 重庆地区钻孔热导率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2.5 地岩土体热物性综合分析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模拟研究 | 第35-65页 |
3.1 U型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耦合传热模型 | 第35-38页 |
3.1.1 物理模型 | 第36-37页 |
3.1.2 控制方程 | 第37-38页 |
3.1.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38页 |
3.2 不同因素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8-46页 |
3.2.1 冬季工况下连续运行48小时换热量的变化 | 第38-40页 |
3.2.2 进口水温和进口流速对U型埋管与土壤间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3.2.3 井深对U型埋管与土壤之间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 管群模型的建立 | 第46-52页 |
3.3.1 常用地下换热器数学模型 | 第46-48页 |
3.3.2 模型假设 | 第48页 |
3.3.3 模型的数学控制方程 | 第48-50页 |
3.3.4 模型的定解条件 | 第50页 |
3.3.5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 第50-51页 |
3.3.6 模型验证 | 第51-52页 |
3.4 管群周围土壤温度场模拟 | 第52-61页 |
3.4.1 管群单周期模拟 | 第52-55页 |
3.4.2 管群多周期模拟 | 第55-61页 |
3.5 管群中各埋管换热特性分析 | 第61-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冷却塔辅助散热 | 第65-73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65-68页 |
4.1.1 模块说明 | 第65-67页 |
4.1.2 设计说明 | 第67-68页 |
4.2 模拟结果 | 第68-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