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以B科技公司专利权质押为例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7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1.3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9页 | 
| 1.2.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3 研究创新 | 第19-21页 |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 2.1.1 知识产权的定义 | 第21页 | 
| 2.1.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定义 | 第21-23页 | 
| 2.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定义 | 第23-24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 2.2.1 知识产权价值理论 | 第24-25页 | 
| 2.2.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理论 | 第25-27页 | 
| 2.2.3 知识产权评估基础 | 第27-29页 | 
|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特殊性及风险分析 | 第29-35页 | 
| 3.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特殊性分析 | 第29-31页 | 
| 3.1.1 知识产权的特点 | 第29-30页 | 
| 3.1.2 知识产权质押的特征 | 第30页 | 
| 3.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特殊性 | 第30-31页 | 
| 3.2 知识产权质押利益相关者面临的风险 | 第31-32页 | 
| 3.2.1 金融机构 | 第31-32页 | 
| 3.2.2 评估机构 | 第32页 | 
| 3.2.3 借款单位 | 第32页 | 
| 3.3 知识产权质押评估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2-35页 | 
| 3.3.1 价值类型的选择 | 第32-33页 | 
| 3.3.2 评估假设的选择 | 第33页 | 
| 3.3.3 评估方法的选取 | 第33-35页 | 
| 4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第35-43页 | 
| 4.1 基本方法 | 第35-36页 | 
| 4.1.1 市场法 | 第35页 | 
| 4.1.2 成本法 | 第35-36页 | 
| 4.1.3 收益法 | 第36页 | 
| 4.2 期权法 | 第36-37页 | 
| 4.3 质押系数法 | 第37-41页 | 
| 4.3.1 质押系数的概念 | 第37-38页 | 
| 4.3.2 基本参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 4.3.3 质押系数法评估的基本程序 | 第39页 | 
| 4.3.4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9-40页 | 
| 4.3.5 质押系数的估算 | 第40-41页 | 
| 4.4 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41-43页 | 
| 5 案例分析 | 第43-65页 | 
| 5.1 案例背景 | 第43-48页 | 
| 5.2 评估过程 | 第48-62页 | 
| 5.2.1 市场价值 | 第48-59页 | 
| 5.2.2 质押价值 | 第59-62页 | 
| 5.3 评估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5-67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