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第17-27页 |
2.1 “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互联网+”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 电子参与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2.1 参与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电子参与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 政府决策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3.1 决策的概念 | 第21-22页 |
2.3.2 政府决策的概念 | 第22-23页 |
2.4 电子参与影响政府决策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23-27页 |
2.4.1 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2.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5页 |
2.4.3 管理信息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电子参与政府决策的现状与问题 | 第27-35页 |
3.1 我国电子参与主体结构和方式 | 第27-31页 |
3.2 我国政府决策的程序和制度 | 第31-33页 |
3.3 我国电子参与政府决策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浙江省电子参与政府决策实施情况的研究 | 第35-45页 |
4.1 浙江省电子参与政府决策的实施情况 | 第36-39页 |
4.2 浙江省电子参与政府决策的特征分析 | 第39-42页 |
4.3 浙江省电子参与政府决策的层级评价 | 第42-45页 |
4.3.1 构建电子参与五类型层级模式 | 第42-44页 |
4.3.2 浙江省电子参与政府决策层级分析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电子参与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 第45-55页 |
5.1 电子参与对政府决策的积极影响 | 第45-50页 |
5.1.1 优化政府决策过程 | 第45-46页 |
5.1.2 促进政府决策主体多样化 | 第46-47页 |
5.1.3 改善政府决策组织结构 | 第47-48页 |
5.1.4 健全政府决策监督制度 | 第48-49页 |
5.1.5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 第49-50页 |
5.2 电子参与在政府决策中的局限性 | 第50-55页 |
5.2.1 电子参与政府决策所需的社会资源发展不平衡 | 第50-52页 |
5.2.2 电子参与作为工具的局限性 | 第52页 |
5.2.3 电子参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局限性 | 第52-53页 |
5.2.4 我国电子参与政府决策水平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提升电子参与水平的政策建议 | 第55-60页 |
6.1 突破“数字鸿沟”,实现参与公平 | 第55-56页 |
6.2 建立在线协商制度 | 第56-57页 |
6.3 建立政府回应制度 | 第57-58页 |
6.4 推进电子参与政府决策法制化建设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