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监督过失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9-1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2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论文结构第13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3-14页
第一章 监督过失的一般理论第14-20页
    第一节 监督过失的内涵厘定第14-17页
        一、监督过失与管理过失的界分第14-16页
        二、被监督者行为的法律性质第16-17页
    第二节 监督过失的法律特征第17-20页
        一、间接性第17-18页
        二、业务性第18页
        三、竞合性第18-20页
第二章 监督过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20-27页
    第一节 各国监督过失理论的嬗变与革新第20-23页
        一、大陆法系理论动态第20-21页
        二、英美法系理论动态第21-23页
    第二节 我国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立法演进第23-27页
        一、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立法现状第23-25页
        二、监督过失立法现状的问题反思第25-27页
第三章 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的成立条件第27-35页
    第一节 监督过失的行为主体第27-30页
        一、监督过失行为主体的身份特征第27-28页
        二、监督过失行为主体的判断细则第28-30页
    第二节 监督过失的实行行为第30-33页
        一、监督过失实行行为的界定第30-31页
        二、监督过失实行行为的类型第31-33页
    第三节 监督过失的因果关系第33-35页
        一、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的特点第33-34页
        二、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的判断第34-35页
第四章 信赖原则:监督过失的排除适用事由第35-41页
    第一节 信赖原则的产生第35-37页
        一、信赖原则精神的诞生第35-36页
        二、信赖原则的确立发展第36-37页
    第二节 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中的适用第37-41页
        一、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中的适用纷争第37-39页
        二、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中的适用条件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路径之重构
下一篇: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