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需求响应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国外典型电力市场及其需求响应项目 | 第16-38页 |
2.1 电力市场概述 | 第16-17页 |
2.2 美国PJM电力市场 | 第17-22页 |
2.2.1 PJM电力市场概括 | 第17-18页 |
2.2.2 PJM能量市场 | 第18-20页 |
2.2.3 PJM容量市场 | 第20-21页 |
2.2.4 PJM辅助服务市场 | 第21-22页 |
2.2.5 PJM金融输电权市场 | 第22页 |
2.3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 | 第22-26页 |
2.3.1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概括 | 第22-23页 |
2.3.2 NEM的电力批发市场 | 第23-25页 |
2.3.3 NEM的电力金融市场 | 第25-26页 |
2.4 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项目 | 第26-35页 |
2.4.1 纽约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 | 第26-27页 |
2.4.2 加州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 | 第27-29页 |
2.4.3 新英格兰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 | 第29-32页 |
2.4.4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 | 第32-33页 |
2.4.5 PJM电力市场中的需求响应 | 第33-35页 |
2.5 实施需求响应的作用及其对系统可靠性影响 | 第35-37页 |
2.5.1 实施需求响应的作用 | 第35-36页 |
2.5.2 需求响应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第36页 |
2.5.3 案例分析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计及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定量分析 | 第38-53页 |
3.1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相关理论 | 第38-40页 |
3.1.1 电力可靠性评估层次划分 | 第38-39页 |
3.1.2 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 | 第39-40页 |
3.2 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法 | 第40-45页 |
3.2.1 等效持续负荷曲线 | 第41-43页 |
3.2.2 考虑需求响应的发电系统随机生产模拟 | 第43-45页 |
3.3 蒙特卡罗模拟法 | 第45-50页 |
3.3.1 非序贯蒙特卡罗仿真算法 | 第45-48页 |
3.3.2 考虑需求响应的发电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48-50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电力市场下需求项目的设计 | 第53-76页 |
4.1 需求响应项目设计目的 | 第53页 |
4.2 需求响应项目的构成 | 第53-56页 |
4.3 激励型需求响应项目的设计 | 第56-64页 |
4.3.1 可中断负荷模型 | 第56-58页 |
4.3.2 电力需求价格弹性 | 第58-60页 |
4.3.3 单时段可避免负荷模型 | 第60-61页 |
4.3.4 多时段可转移负荷模型 | 第61页 |
4.3.5 算例分析 | 第61-64页 |
4.4 价格型需求响应项目的设计 | 第64-72页 |
4.4.1 消费者选择理论 | 第64-67页 |
4.4.2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 第67-69页 |
4.4.3 基于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峰谷分时电价数学模型 | 第69-70页 |
4.4.4 算例分析 | 第70-72页 |
4.5 我国需求响应项目的设计特点及实施建议 | 第72-75页 |
4.5.1 我国电力市场下的需求响应发展现状 | 第72-73页 |
4.5.2 我国需求响应项目及其实施特点 | 第73-74页 |
4.5.3 我国实施需求响应项目的合理性建议 | 第74-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