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注释表 | 第16-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5页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2 磨削过程控制与结果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2.1 高效磨削加工及建模方法 | 第20-21页 |
1.2.2 经验模型与启发式模型 | 第21-23页 |
1.2.3 物理模型与磨削过程仿真 | 第23-24页 |
1.3 磨削过程控制与结果预测的主要问题 | 第24-28页 |
1.3.1 单颗磨粒切厚均匀一致的理想假设 | 第24-27页 |
1.3.2 砂轮地貌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27-28页 |
1.4 单层钎焊超硬磨料砂轮研究现状与优势 | 第28-30页 |
1.4.1 常规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的缺点 | 第28-29页 |
1.4.2 单层钎焊超硬磨料砂轮的特点与优势 | 第29-30页 |
1.5 单层钎焊超硬磨料砂轮地貌演变与磨粒切厚分布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1.6 本文的研究构想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1.5.1 研究构想 | 第32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单颗磨粒刃形与切厚对磨削加工过程的影响 | 第35-52页 |
2.1 切厚可控的单颗磨粒磨削试验方法与条件 | 第35-41页 |
2.1.1 单颗磨粒刃形选取 | 第35-38页 |
2.1.2 单颗磨粒切厚的控制方法 | 第38-39页 |
2.1.3 单颗磨粒磨削试验方法与条件 | 第39-41页 |
2.2 磨粒刃形对磨削加工过程的影响 | 第41-45页 |
2.2.1 磨粒刃形对磨痕截面形貌的影响 | 第41-43页 |
2.2.2 磨粒刃形对隆起比的影响 | 第43-44页 |
2.2.3 磨粒刃形对磨削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 单颗磨粒切厚与磨削速度对磨削加工过程的影响 | 第45-51页 |
2.3.1 单颗磨粒切厚与磨削速度对磨痕隆起比的影响 | 第46-49页 |
2.3.2 单颗磨粒切厚与磨削速度对单颗磨削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2.3.3 单颗磨粒切厚与磨削速度对磨削比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单颗磨粒磨损形貌演变及其对磨削加工过程的影响 | 第52-76页 |
3.1 单颗磨粒磨削的磨损试验方法与条件 | 第52-54页 |
3.2 单颗磨粒磨损形貌的演变特征 | 第54-62页 |
3.2.1 磨粒磨损形貌演变 | 第54-58页 |
3.2.2 磨粒径向磨损量 | 第58-61页 |
3.2.3 磨粒磨耗面积 | 第61-62页 |
3.3 磨粒磨损过程中单颗磨削力与比能的演变特征 | 第62-69页 |
3.3.1 单颗磨削力 | 第62-64页 |
3.3.2 单颗磨削力比 | 第64-68页 |
3.3.3 单颗磨削比能 | 第68-69页 |
3.4 磨痕形貌的演变特征 | 第69-74页 |
3.4.1 磨痕截面形貌 | 第69-71页 |
3.4.2 磨痕隆起 | 第71-72页 |
3.4.3 隆起比 | 第72-7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单层钎焊超硬磨料砂轮地貌与磨粒切厚表征 | 第76-96页 |
4.1 单层钎焊砂轮地貌表征方法与条件 | 第76-79页 |
4.1.1 砂轮地貌测量方法 | 第76-77页 |
4.1.2 跟踪观测砂轮磨损地貌特征的磨削试验 | 第77-79页 |
4.2 单层钎焊超硬磨料砂轮地貌重构与演变 | 第79-88页 |
4.2.1 砂轮地貌重构流程 | 第79-80页 |
4.2.2 砂轮地貌测试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 第80-81页 |
4.2.3 砂轮工作面地貌测试数据的Johnson变换与数据扩充 | 第81-84页 |
4.2.4 Johnson反变换与砂轮地貌重构 | 第84-85页 |
4.2.5 单层钎焊CBN砂轮地貌演变 | 第85-88页 |
4.3 单层钎焊CBN砂轮的磨粒切厚分布特征 | 第88-93页 |
4.3.1 基于砂轮地貌不均匀的单颗磨粒切厚模型 | 第88-91页 |
4.3.2 单层钎焊CBN砂轮磨粒切厚分布的变化 | 第91-93页 |
4.4 基于单颗磨粒磨削的单层钎焊CBN砂轮磨削力分析 | 第93-9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基于实际切厚分布特征的磨削过程控制与加工表面预测 | 第96-115页 |
5.1 切厚分布特征对磨削过程的影响 | 第96-104页 |
5.1.1 磨削力 | 第96-99页 |
5.1.2 磨削比能 | 第99-101页 |
5.1.3 磨削温度 | 第101-104页 |
5.2 切厚分布特征对磨削表面的影响 | 第104-110页 |
5.2.1 磨削表面粗糙度 | 第104-106页 |
5.2.2 磨削表面形貌 | 第106-108页 |
5.2.3 切厚特征对磨削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5.3 单层钎焊CBN砂轮磨削过程控制和加工表面预测实例 | 第110-114页 |
5.3.1 磨削过程控制 | 第110-112页 |
5.3.2 砂轮地貌预测 | 第112-113页 |
5.3.3 磨削表面预测 | 第113-11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6.1 总结 | 第115-116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6.3 展望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