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红层坡地水土流失防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0页 |
1.3.1 降雨与土壤侵蚀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3 土壤侵蚀试验及监测研究 | 第15-17页 |
1.3.4 生态修复措施研究 | 第17-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22-23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3-26页 |
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第23-24页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4-25页 |
2.2.1 气候特征 | 第24页 |
2.2.2 河流水系 | 第24页 |
2.2.3 土壤 | 第24-25页 |
2.2.4 植被 | 第25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5-26页 |
第3章 研究区红层坡地利用现状 | 第26-40页 |
3.1 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 | 第27页 |
3.2 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第27-28页 |
3.3 研究区高程与坡度 | 第28-30页 |
3.3.1 翠屏区高程 | 第28-29页 |
3.3.2 翠屏区坡度 | 第29-30页 |
3.4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布 | 第30-33页 |
3.5 不同植被覆盖的影响 | 第33-34页 |
3.6 不同耕作方式的影响 | 第34-36页 |
3.6.1 等高带状间轮作 | 第35页 |
3.6.2 沟垄网格式种植法 | 第35-36页 |
3.6.3 坡地免耕少耕覆盖措施 | 第36页 |
3.7 研究区水土流失原因 | 第36-40页 |
3.7.1 自然原因 | 第36-38页 |
3.7.2 农业利用 | 第38-39页 |
3.7.3 开发建设 | 第39-40页 |
第4章 加固红层边坡试验研究 | 第40-52页 |
4.1 M-CMC溶液加固机理 | 第40-41页 |
4.2 土壤采集 | 第41-42页 |
4.3 M-CMC实验溶液配比 | 第42-43页 |
4.4 试样制作 | 第43-44页 |
4.5 电镜扫描实验 | 第44-47页 |
4.6 水稳性实验 | 第47-49页 |
4.6.1 未加固土样水稳性 | 第47页 |
4.6.2 M-CMC溶液加固红土样水稳性 | 第47-49页 |
4.7 不同M-CMC溶液掺量加固土渗透性 | 第49-51页 |
4.8 掺量M-CMC溶液的红土强度特性 | 第51-52页 |
第5章 研究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利用 | 第52-59页 |
5.1 坡地工程措施的优化设置 | 第52-54页 |
5.1.1 梯田 | 第52-53页 |
5.1.2 水平阶 | 第53-54页 |
5.1.3 坡面水系工程 | 第54页 |
5.1.4 鱼鳞坑 | 第54页 |
5.2 生物措施—复合式立体农业 | 第54-57页 |
5.2.1 林-茶-禽型立体农业 | 第55-56页 |
5.2.2 果-农型立体农业 | 第56页 |
5.2.3 林-茶-渔立体农业 | 第56页 |
5.2.4 林业+景区 | 第56-57页 |
5.3 生态恢复措施 | 第57-59页 |
5.3.1 自然封育 | 第57页 |
5.3.2 人工恢复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