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40页 |
1.1 壳聚糖药物缓释体系 | 第16-19页 |
1.1.1 在牙科疾病方面的应用 | 第17-18页 |
1.1.2 在口腔疾病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1.1.3 在胃肠道疾病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1.1.4 在基因传递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1.2 壳聚糖改性 | 第19-25页 |
1.2.1 聚乙二醇(PEG)改性 | 第20-22页 |
1.2.2 乙二醇改性 | 第22-23页 |
1.2.3 泊洛沙姆改性 | 第23-24页 |
1.2.4 季铵盐改性 | 第24-25页 |
1.3 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25-29页 |
1.3.1 乳液法 | 第25-26页 |
1.3.2 相分离法 | 第26-27页 |
1.3.3 喷雾干燥法 | 第27-28页 |
1.3.4 其它方法 | 第28-29页 |
1.4 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 | 第29-36页 |
1.4.1 CO_2响应基团 | 第30-32页 |
1.4.2 CO_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第32-34页 |
1.4.3 CO_2响应型单体 | 第34-36页 |
1.4.4 CO_2开关型溶剂 | 第36页 |
1.5 光聚合概述 | 第36-37页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1.6.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37-38页 |
1.6.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2 CO_2刺激响应性O-PEG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第40-54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0-41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4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1-46页 |
2.2.1 壳聚糖的氨基保护 | 第41-42页 |
2.2.2 聚乙二醇的活化 | 第42页 |
2.2.3 O-聚乙二醇壳聚糖的制备 | 第42-43页 |
2.2.4 氨基脱保护 | 第43页 |
2.2.5 O-PEG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第43-44页 |
2.2.6 表征方法 | 第44-46页 |
2.3 产物表征及测试 | 第46-54页 |
2.3.1 N-邻苯二甲酰壳聚糖的结构表征 | 第46-47页 |
2.3.2 MPEGI的结构表征 | 第47页 |
2.3.3 O-聚乙二醇壳聚糖的表征 | 第47-48页 |
2.3.4 CO_2可逆响应测试 | 第48-49页 |
2.3.5 热失重(TGA)分析 | 第49-50页 |
2.3.6 通入CO_2后前后黏度变化 | 第50-51页 |
2.3.7 微球制备所用溶剂探索 | 第51-52页 |
2.3.8 氨基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2.3.9 最佳投料比的探索 | 第53-54页 |
3 可光聚合的PEG-O-CS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 第54-74页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54-55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54-5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5-59页 |
3.2.1 PEG-CS-GMA的合成 | 第55-56页 |
3.2.2 PEG-CS-GMA微球的制备 | 第56页 |
3.2.3 表征方法 | 第56-59页 |
3.3 产物表征及测试 | 第59-74页 |
3.3.1 PEG-CS-GMA结构表征 | 第59-60页 |
3.3.2 PEG-CS-GMA的双键及氨基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3.3.3 PEG-CS-GMA微球的制备 | 第60-61页 |
3.3.4 微球直径的测定 | 第61-62页 |
3.3.5 SEM表征 | 第62-64页 |
3.3.6 溶胀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3.3.7 孔隙率测定 | 第65-66页 |
3.3.8 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测定 | 第66-68页 |
3.3.9 压印实验 | 第68-70页 |
3.3.10 药物缓释 | 第70-74页 |
4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2页 |
导师简介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