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罗家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1 京剧“罗家将”渊源考论 | 第14-26页 |
1.1 改编自隋唐小说的剧目 | 第15-18页 |
1.1.1 据单部小说改编的剧目 | 第16-18页 |
1.1.2 合多部小说而成的剧目 | 第18页 |
1.2 改编自传奇剧作的剧目 | 第18-21页 |
1.2.1 源于《麒麟阁》的剧目 | 第18-20页 |
1.2.2 出自《马上缘》的剧目 | 第20-21页 |
1.3 改编自说唱文学的剧目 | 第21-23页 |
1.3.1 改编自评书作品的剧目 | 第21-22页 |
1.3.2 改编自鼓词作品的剧目 | 第22-23页 |
1.4 改编自地方剧种的剧目 | 第23-26页 |
1.4.1 渊源于地方剧种的剧目概说 | 第23-24页 |
1.4.2 豫剧《对花枪》的移植改编 | 第24-26页 |
2 清代京剧舞台上的“罗家将” | 第26-31页 |
2.1 道咸时期:京剧“罗家将”的孕育初兴 | 第28-29页 |
2.2 同光时期:京剧“罗家将”的繁荣发展 | 第29-31页 |
3 民国京剧舞台上的“罗家将” | 第31-37页 |
3.1 从《界牌关》看剧坛新风 | 第33-34页 |
3.1.1 女子科班的出现:崇雅社与奎德社 | 第33页 |
3.1.2 武生流派的分野:李春来与俞菊笙 | 第33-34页 |
3.2 从“罗成戏”看生行流变 | 第34-37页 |
3.2.1 民国初期:德珺如、朱素云一时瑜亮 | 第34-36页 |
3.2.2 民国后期:姜妙香、叶盛兰双峰并峙 | 第36-37页 |
4 当代京剧舞台上的“罗家将” | 第37-41页 |
4.1 传统剧目的禁演与复排 | 第38-39页 |
4.2 新编剧目的轰动与争议 | 第39-41页 |
5 京剧“罗家将”的评价与启示 | 第41-47页 |
5.1 “英雄传奇剧”的沿革 | 第42-45页 |
5.2 京剧“隋唐戏”的前景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