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绿肥论文

长武怀豆和黑麦草绿肥腐解过程及其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绿肥腐解及碳氮养分释放第12-13页
        1.2.2 绿肥腐解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3-14页
        1.2.3 绿肥腐解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第14-16页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6页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1.4.1 主要内容与目标第16-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9-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2.2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3 研究方法第20-23页
        2.3.1 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第20-21页
        2.3.2 温室气体排放与综合增温潜势第21-22页
        2.3.3 土壤样品的碳氮含量第22-23页
        2.3.4 气温降水及土壤水分和温度第23页
    2.4 数据处理方法第23-25页
第三章 绿肥作物腐解过程及碳氮释放动态第25-33页
    3.1 绿肥腐解特征第25-27页
        3.1.1 绿肥腐解速率与累积腐解率第25-26页
        3.1.2 绿肥腐解与气度及降水的关系第26-27页
    3.2 绿肥碳、氮养分释放特征第27-30页
        3.2.1 绿肥碳释放特征第27-28页
        3.2.2 绿肥氮释放特征第28-29页
        3.2.3 绿肥C/N变化特征第29-30页
    3.3 讨论第30页
    3.4 小结第30-33页
第四章 绿肥腐解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33-43页
    4.1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第33-35页
        4.1.1 不同处理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第33-34页
        4.1.2 不同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第34页
        4.1.3 不同处理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第34-35页
    4.2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湿度变化的关系第35-37页
    4.3 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第37-38页
        4.3.1 CO_2累积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第37页
        4.3.2 N_2O累积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第37-38页
        4.3.3 CH_4累积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第38页
    4.4 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总量变化特征第38-39页
    4.5 综合增温潜势(GWP)第39-40页
    4.6 讨论第40-41页
    4.7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绿肥腐解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第43-53页
    5.1 土壤有机碳及碳库变化特征第43-45页
        5.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第43页
        5.1.2 土壤碳库第43-44页
        5.1.3 碳收支平衡第44-45页
    5.2 土壤氮库变化特征第45-48页
        5.2.1 土壤全氮变化特征第45页
        5.2.2 土壤铵态氮碳、硝态氮含量总体变化第45-46页
        5.2.3 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特征第46-47页
        5.2.4 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特征第47-48页
    5.3 讨论第48-50页
    5.4 小结第50-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6.1 主要结论第53-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沙沙障对植被、土壤和生物土壤结皮的影响--以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为例
下一篇:灌溉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植株花后氮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