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明清时期的词曲之辨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11-14页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词曲相混现象第14-55页
    第一节 见于总集者第14-24页
        一、词选中羼入曲第15-22页
        二、曲选中羼入词第22-24页
    第二节 见于词谱者——以《钦定词谱》为中心第24-45页
        一、《钦定词谱》杂录曲调之二端:备体和误收第25-31页
        二、以词释曲所导致的种种谬误第31-39页
        三、《词律补遗》对《词律》的悖反和对《钦定词谱》的呼应第39-45页
    第三节 见于论著或论述性文字者第45-55页
        一、将曲调误认作词调第47-49页
        二、对似词曲调的论述第49-52页
        三、单向与双向第52-55页
第二章 词之“类曲”与词之“曲化”第55-86页
    第一节 词之“类曲”第56-65页
        一“某体类某体”的批评方法与“类曲”、“曲味”、“曲意”第57-60页
        二、类曲批评的另一层用意:证明词体对曲体的导源和影响第60-62页
        三、“类曲”批评的合理性——民间词与曲的同源关系第62-65页
    第二节 词之“曲化”第65-86页
        一、“词亡”说与词之“曲化”第65-68页
        二、词、曲之取径与词之“曲化”第68-78页
            (一) 词体、曲体之法度第68-72页
            (二) “曲化”词的特征与以曲语为词第72-78页
        三、词家反对“曲化”的原因第78-86页
            (一) “本色论”对以他体入本体的排斥第78-81页
            (二) “破体论”的“以高行卑”与“卑不入高”第81-86页
第三章 从辨体到破体第86-102页
    第一节 词之“犯调”与曲之“集曲”第86-91页
    第二节 破体释例——从《调笑》与转踏的离合看转踏对词的影响第91-102页
        一、转踏的形制及《调笑》转踏第91-94页
        二、从正、反两面看《调笑》与转踏的离合第94-97页
        三、转踏式微之后《调笑》词的发展第97-102页
第四章 明清自度曲及其价值第102-153页
    第一节 姜夔的自度曲给后世的垂范第103-115页
        一、一种自度曲轨范的创立第104-106页
        二、追和与摹拟第106-115页
    第二节 明清自度曲的体式特征第115-136页
        一、命名方式第115-121页
            (一) 来自于前人文献,截取其中具有典型性的字句为题;第116-117页
            (二) 来自自度新词中的字句第117-119页
            (三) 新翻犯曲以数调之名相结合为新名第119-120页
            (四) 以内容定调名第120-121页
        二、结构方式第121-136页
            (一) 对已有的词调进行改造第122-124页
            (二) 句式相犯,重新组合第124-128页
            (三) 将原来的平韵词变为仄韵词第128-131页
            (四) 以所要铺叙的情思为主导来定题、定律、定格式第131-136页
    第三节 明清自度曲的新变第136-153页
        一、明清自度曲的困境第136-142页
            (一) 明人自度曲的不“知音”与率意第136-139页
            (二) 清人自度曲的案头化第139-142页
        二、明清自度曲的新特点第142-153页
            (一) 在有的自度曲中,序、词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说部和唱部第142-145页
            (二) 自度曲的创作趋于情境化、私人化第145-147页
            (三) 自度曲成为承载作者某种情怀的独特抒情诗体第147-153页
附录一:明清自度曲创调词汇录第153-184页
附录二:今传本《词林万选》辨伪第184-199页
参考文献第199-212页
后记第212-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酶法合成
下一篇:中国眼小叶蝉族和叉脉叶蝉族系统分类研究(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