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电磁超声检测原理及换能器的结构 | 第17-31页 |
2.1 电磁超声检测基本原理 | 第17-25页 |
2.1.1 电磁超声在非铁磁材料中的换能机理 | 第17-19页 |
2.1.2 电磁超声在铁磁材料中的换能机理 | 第19-25页 |
2.2 电磁超声厚度测量原理 | 第25-29页 |
2.2.1 电磁超声横波测量机理 | 第26-27页 |
2.2.2 电磁超声纵波测量机理 | 第27页 |
2.2.3 超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 | 第27-28页 |
2.2.4 回波时间间隔的计算 | 第28-29页 |
2.3 电磁超声换能器的结构 | 第29-30页 |
2.3.1 偏置磁场 | 第29-30页 |
2.3.2 激励线圈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1-49页 |
3.1 系统硬件总体概述 | 第31页 |
3.2 电磁超声激励模块 | 第31-37页 |
3.2.1 信号发生器 | 第32-33页 |
3.2.2 开关驱动电路 | 第33-34页 |
3.2.3 高压电源 | 第34-35页 |
3.2.4 系统低压电源 | 第35-36页 |
3.2.5 阻抗匹配电路 | 第36-37页 |
3.3 电磁超声信号接收处理电路 | 第37-42页 |
3.3.1 钳位电路 | 第38-39页 |
3.3.2 射级跟随器电路 | 第39页 |
3.3.3 滤波电路 | 第39-41页 |
3.3.4 可变增益放大器 | 第41-42页 |
3.4 主控电路模块 | 第42-45页 |
3.4.1 主控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3.4.2 网络接口电路设计及DP83848芯片介绍 | 第43-44页 |
3.4.3 与FPGA通信协议设计 | 第44-45页 |
3.5 AD采集电路模块 | 第45-48页 |
3.5.1 AD9244电路图设计 | 第45-47页 |
3.5.2 RAM存储芯片IS61LV51216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67页 |
4.1 系统软件流程图 | 第49-50页 |
4.2 激励信号驱动设计 | 第50-51页 |
4.3 数据采集及外置RAM驱动设计 | 第51-54页 |
4.4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 第54-56页 |
4.5 回波信号处理算法 | 第56-65页 |
4.5.1 平均滤波算法 | 第56-57页 |
4.5.2 包络提取算法 | 第57-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系统整体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67-81页 |
5.1 测量系统整体概况 | 第67-68页 |
5.2 系统各电路模块测试 | 第68-73页 |
5.2.1 换能器驱动电路测试 | 第68-69页 |
5.2.2 高压电源测试 | 第69-70页 |
5.2.3 接收电路测试 | 第70-72页 |
5.2.4 通信模块测试 | 第72-73页 |
5.3 系统实验数据标定 | 第73-74页 |
5.4 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 | 第74-77页 |
5.5 系统噪声种类和抑制方法 | 第77-78页 |
5.5.1 电源噪声 | 第78页 |
5.5.2 PCB板噪声 | 第78页 |
5.6 误差分析 | 第78-79页 |
5.6.1 系统误差 | 第79页 |
5.6.2 随机误差 | 第7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