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3-4页 |
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5-18页 |
第一部分 CT定量测量在正常人与慢阻肺中的应用 | 第18-38页 |
1.1 数字肺数据平台 | 第18-21页 |
1.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页 |
1.1.2 CT扫描 | 第18-19页 |
1.1.3 伦理学认证 | 第19页 |
1.1.4 图像后处理 | 第19-20页 |
1.1.5 实验流程图 | 第20页 |
1.1.6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1.2 结果 | 第21-34页 |
1.2.1 人口统计学 | 第21页 |
1.2.2 正常人吸气相与呼气相CT定量指标的差异 | 第21-23页 |
1.2.3 慢阻肺患者吸气相与呼气相CT定量指标的差异 | 第23-26页 |
1.2.4 正常人与慢阻肺患者吸气相CT定量指标的差异 | 第26-29页 |
1.2.5 正常人与慢阻肺患者呼气相CT定量指标的差异 | 第29-31页 |
1.2.6 容积差、容积比、密度差、密度比等指标的差异 | 第31-34页 |
1.3 讨论 | 第34-38页 |
1.3.1 呼、吸双相CT肺功能成像指标的选择 | 第34-35页 |
1.3.2 正常人与慢阻肺患者肺体积指标的差异 | 第35页 |
1.3.3 正常人与慢阻肺患者肺密度指标的差异 | 第35-36页 |
1.3.4 正常人与慢阻肺患者肺气肿指数指标的差异 | 第36-38页 |
第二部分 慢阻肺患者呼、吸双相CT定量指标与肺功能相关性 | 第38-52页 |
2.1 | 第38-39页 |
2.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38页 |
2.1.2 CT扫描 | 第38页 |
2.1.3 肺功能检查 | 第38-39页 |
2.1.4 伦理学认证 | 第39页 |
2.1.5 图像后处理 | 第39页 |
2.1.6 实验流程图 | 第39页 |
2.1.7 统计学方法 | 第39页 |
2.2 结果 | 第39-48页 |
2.2.1 人口统计学 | 第39-40页 |
2.2.2 不同GOD分级慢阻肺患者CT肺功能箱式图 | 第40-43页 |
2.2.3 吸气相CT定量指标与肺功能相关性 | 第43-44页 |
2.2.4 呼气相CT定量指标与肺功能相关性 | 第44-45页 |
2.2.5 肺容积差、容积比、密度差与密度比与肺功能相关性 | 第45-48页 |
2.3 讨论 | 第48-52页 |
2.3.1 慢阻肺患者肺容积与肺功能相关性 | 第49页 |
2.3.2 慢阻肺患者肺密度与临床肺肺功能相关性 | 第49-50页 |
2.3.3 慢阻肺患者肺气肿指数与临床肺肺功能相关性 | 第50-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3.1 结论 | 第52页 |
3.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2页 |
3.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2-53页 |
3.4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