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

基于COFA分析方法的核电厂一回路控制系统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问题提出第11-12页
    1.2 核电可靠性管理体系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核电厂一回路控制系统基础第17-29页
    2.1 压水堆核电厂的组成第17-18页
    2.2 一回路主要控制系统第18-27页
        2.2.1 堆芯功率控制第18-20页
        2.2.2 稳压器压力与液位控制第20-24页
        2.2.3 蒸汽发生器液位控制第24-26页
        2.2.4 蒸汽旁路排放控制第26-27页
    2.3 最终功率整定值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COFA分析方法开发第29-39页
    3.1 COFA重要概念第29-32页
        3.1.1 隐蔽性失效与潜在关键设备第29-30页
        3.1.2 单一失效与多重失效分析第30-31页
        3.1.3 RTM设备与冗余设备失效分析第31-32页
    3.2 制定COFA分析准则第32-34页
        3.2.1 关键设备第32-33页
        3.2.2 重要设备及RTM设备第33-34页
    3.3 开发COFA可靠性分析流程第34-36页
        3.3.1 确定仪控设备分析对象第34页
        3.3.2 制定仪控设备分级逻辑第34-36页
    3.4 制定预防性措施及周期准则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基于COFA的一回路控制系统分析第39-50页
    4.1 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分析第39-42页
        4.1.1 设备关键度分级第39-42页
        4.1.2 制定预防性措施第42页
    4.2 稳压器压力与液位控制系统分析第42-45页
        4.2.1 设备关键度分级第42-44页
        4.2.2 制定预防性措施第44-45页
    4.3 蒸汽发生器液位控制系统分析第45-46页
        4.3.1 设备关键度分级第45-46页
        4.3.2 制定预防性措施第46页
    4.4 蒸汽旁路排放控制系统分析第46-48页
        4.4.1 设备关键度分级第46-47页
        4.4.2 制定预防性措施第47-48页
    4.5 基于COFA分析的结果第48-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研究成果的运用第50-60页
    5.1 设计要求第50页
    5.2 功能逻辑设计第50-54页
        5.2.1 可靠性指标功能模块设计第50-52页
        5.2.2 系统健康评价功能模块设计第52-53页
        5.2.3 设备性能监测功能模块设计第53-54页
    5.3 可靠性管理平台的使用第54-59页
        5.3.1 可靠性指标单元第54-56页
        5.3.2 可靠性指标单元第56-57页
        5.3.3 系统监督单元第57-59页
    5.4 与其他平台建立信息共享第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水电对东宁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高压气相热反应制备氮掺杂碳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