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马铃薯播种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马铃薯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现有马铃薯播种机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马铃薯播种机结构设计 | 第15-23页 |
2.1 播种机对播种单元性能要求 | 第15页 |
2.2 播种单元结构设计 | 第15-21页 |
2.2.1 排种机构设计 | 第15-17页 |
2.2.2 漏种补偿机构设计 | 第17-19页 |
2.2.3 重种剔除机构设计 | 第19-20页 |
2.2.4 开闭垄机构设计 | 第20-21页 |
2.3 执行机构的动力源选型 | 第21-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漏种控制 | 第23-34页 |
3.1 图像处理技术概述 | 第23页 |
3.2 基于图像处理的漏种检测算法研究 | 第23-31页 |
3.2.1 图像预处理 | 第24-29页 |
3.2.2 精确提取马铃薯薯种碗区域的算法研究 | 第29-31页 |
3.3 马铃薯漏种检测及控制 | 第31-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株距控制系统设计 | 第34-47页 |
4.1 影响株距主要因素分析 | 第34页 |
4.2 株距控制方案 | 第34-38页 |
4.2.1 播种单元各参数运动关系分析 | 第34-36页 |
4.2.2 株距控制流程 | 第36-38页 |
4.3 株距控制系统设计 | 第38-46页 |
4.3.1 播种机地轮测速系统设计 | 第38-40页 |
4.3.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40-43页 |
4.3.3 株距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46页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实验 | 第47-58页 |
5.1 控制系统实现 | 第47-48页 |
5.2 重种漏种影响因素实验 | 第48-54页 |
5.2.1 重种漏种影响因素实验 | 第48-51页 |
5.2.2 正交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重漏种比率的影响 | 第51-54页 |
5.3 漏种控制与株距控制可行性实验 | 第54-57页 |
5.3.1 基于图像处理的漏种控制可行性实验分析 | 第54-55页 |
5.3.2 株距控制可行性实验分析 | 第55-57页 |
5.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