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1 人参概述 | 第10-13页 |
1.1.1 人参的植物形态 | 第10-11页 |
1.1.2 人参的生长环境 | 第11页 |
1.1.3 人参的种类 | 第11-12页 |
1.1.4 人参的化学成分 | 第12页 |
1.1.5 人参的药用价值 | 第12-13页 |
1.2 人参皂苷 | 第13-19页 |
1.2.1 人参皂苷的种类及其结构 | 第14-18页 |
1.2.2 人参皂苷的理化性质 | 第18-19页 |
1.2.3 人参皂苷的功效 | 第19页 |
1.3 人参皂苷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检测方法 | 第19-22页 |
1.3.1 人参皂苷的提取 | 第20页 |
1.3.2 人参皂苷的分离方法 | 第20-21页 |
1.3.3 人参皂苷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1.4 人参皂苷的转化 | 第22-23页 |
1.5 稀有人参皂苷F2及Rh2 | 第23-24页 |
1.5.1 稀有人参皂苷F2 | 第23-24页 |
1.5.2 稀有人参皂苷Rh2 | 第24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试剂与仪器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2.2.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类人参皂苷 | 第25-26页 |
2.2.2 生物转化法制备人参稀有皂苷F2 | 第26-27页 |
2.2.2.1 培养基及菌种的选择 | 第26页 |
2.2.2.2 微生物酶的提取 | 第26-27页 |
2.2.2.3 最适酶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27页 |
2.2.3 大量酶反应及F2的分离纯化 | 第27-29页 |
2.2.3.1 大量酶反应 | 第27-28页 |
2.2.3.2 F2的分离纯化 | 第28-29页 |
2.2.4 从F2制备人参稀有皂苷Rh2组 | 第29页 |
2.2.4.1 人参中提取的皂苷酶复合物F2的酶解制备人参稀有皂苷Rh2组 | 第29页 |
2.2.4.2 Rh2的分离纯化 | 第29页 |
2.2.4.3 20 (R) -Rh2的拆分制备 | 第29页 |
2.2.5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9-31页 |
2.2.5.1 薄层层析(TLC)法 | 第29-30页 |
2.2.5.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 第30页 |
2.2.5.3 核磁共振(NMR)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1-55页 |
3.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类人参皂苷方法的研究 | 第31-36页 |
3.1.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类人参皂苷方法的确定 | 第31页 |
3.1.2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类人参皂苷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31-33页 |
3.1.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几种人参皂苷的组成及含量 | 第33-36页 |
3.2 生物转化法制备人参稀有皂苷F2 | 第36-39页 |
3.2.1 培养基及菌种的选择 | 第36页 |
3.2.2 最适酶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6-38页 |
3.2.3 大型酶反应 | 第38-39页 |
3.3 F2的分离纯化 | 第39-48页 |
3.3.1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制备人参皂苷F2单体 | 第39-42页 |
3.3.2 HPLC法检测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制备人参皂苷F2单体的纯度 | 第42-43页 |
3.3.3 核磁共振法测定人参皂苷F2的结构 | 第43-48页 |
3.4 人参稀有皂苷Rh2组的制备 | 第48-55页 |
3.4.1 酶解法制备Rh2 | 第49页 |
3.4.2 F2酶解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49-5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