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铜绿假单胞菌T6SS效应-免疫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11-63页 |
1.1 绪论 | 第11-16页 |
1.1.1 细菌六型分泌系统 | 第11-13页 |
1.1.2 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及相关进展 | 第13-14页 |
1.1.3 铜绿假单胞菌六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1.4 PldA以及PldB介导的内化进入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 第15-16页 |
1.1.5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16页 |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33页 |
1.2.1 实验材料 | 第16-23页 |
1.2.2 实验方法 | 第23-33页 |
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60页 |
1.3.1 铜绿假单胞菌T6SS效应-免疫蛋白克隆结果及分析 | 第33-34页 |
1.3.2 铜绿假单胞菌T6SS效应-免疫蛋白纯化结果及分析 | 第34-40页 |
1.3.3 铜绿假单胞菌T6SS效应-免疫蛋白晶体生长、结构解析及分析 | 第40-60页 |
1.4 总结与讨论 | 第60-63页 |
第二章 酿酒酵母中金属蛋白酶Wss1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63-105页 |
2.1 绪论 | 第63-73页 |
2.1.1 DNA损伤类型 | 第63-66页 |
2.1.2 DPCs的多样性对于修复造成巨大的挑战 | 第66-73页 |
2.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3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3-8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73-7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75-85页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5-101页 |
2.3.1 ScWss1结构预测及目的基因克隆 | 第85-86页 |
2.3.2 蛋白纯化结果及分析 | 第86-88页 |
2.3.3 ScWss1相关蛋白晶体生长情况、结构解析及分析 | 第88-101页 |
2.4 总结与讨论 | 第101-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9页 |
附录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