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设计在婚纱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仿生学 | 第9-11页 |
1.1 仿生学定义 | 第9页 |
1.2 仿生学的分类 | 第9-10页 |
1.3 设计仿生学 | 第10-11页 |
1.4 服装设计仿生学 | 第11页 |
二、东西方仿生学的历史渊源 | 第11-19页 |
2.1 服装艺术形态仿生学的起源 | 第11-14页 |
2.2 东西方服饰造型的仿生运用 | 第14-17页 |
2.3 东西方服饰色彩的仿生运用 | 第17-19页 |
2.4 古代仿生图案在服装中的运用 | 第19页 |
三、以婚纱为例探究仿生 | 第19-21页 |
3.1 中世纪婚纱(5-15世纪) | 第19-20页 |
3.2 近世纪婚纱(15-18世纪) | 第20页 |
3.3 近代婚纱(19世纪) | 第20页 |
3.4 现代婚纱(20世纪) | 第20-21页 |
四、设计思路 | 第21-24页 |
4.1 设计背景 | 第21页 |
4.2 设计理念 | 第21-22页 |
4.3 婚纱仿生艺术语言形式 | 第22-24页 |
4.3.1 婚纱仿生设计视觉形式 | 第22页 |
4.3.2 婚纱仿生设计观念形式 | 第22-23页 |
4.3.3 婚纱仿生设计意象形式 | 第23-24页 |
五、婚纱礼服的仿生设计的设计感悟 | 第24-25页 |
5.1 婚纱仿生设计的设计价值 | 第24-25页 |
六、总结 | 第25-30页 |
6.1 设计计划 | 第25页 |
6.2 探究可行设计方案 | 第25-29页 |
6.3 查阅资料确定方案 | 第29页 |
6.4 认真实施方案并解决问题 | 第29-30页 |
七、结束语 | 第30-31页 |
八、感谢语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