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融资租赁出租人司法救济制度创新--以《开普敦公约》为借鉴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4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论文结构第15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17页
第一章 融资租赁概述第17-24页
    第一节 融资租赁的界定第17-21页
        一、融资租赁的基本构造第17-19页
        二、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之辨析第19页
        三、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之辨析第19-21页
    第二节 融资租赁的功能构成第21-24页
        一、融资功能第21-22页
        二、担保功能第22-24页
第二章 出租人司法救济困境与应对第24-31页
    第一节 出租人的请求权构成第24-26页
    第二节 融资租赁纠纷的司法困境第26-27页
        一、融资租赁关系认定难第26页
        二、程序安排不平衡第26-27页
    第三节 困境应对:实现担保物权程序的适用第27-28页
        一、“认定难”难以克服第27-28页
        二、程序安排可调整第28页
    第四节 实现担保物权程序的适用推演第28-31页
        一、程序意义第28-29页
        二、适用的预期效果第29页
        三、适用障碍与克服:融资租赁理念转变第29-31页
第三章 对《开普敦公约》融资租赁理念的借鉴第31-47页
    第一节 《开普敦公约》简介第31-33页
    第二节 国际利益与开放理念第33-37页
        一、国际利益享有人的多元化第33-36页
        二、国际利益协议的多元化第36页
        三、国际利益的其他运作第36-37页
    第三节 国际利益的制度环境第37-47页
        一、登记机制的运作第38-41页
        二、违约救济的构建第41-47页
第四章 程序适用的初步构建第47-55页
    第一节 法条的适用方法第47-52页
        一、目的性扩张适用方法第47-50页
        二、类推适用方法第50-52页
    第二节 基础规则设计第52-55页
        一、可适用的出租人权利第52页
        二、可适用的交易第52-54页
        三、其他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
下一篇:商业诋毁类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