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恶唑酮类衍生物概述 | 第8-12页 |
1.1.1 具有恶唑酮结构的天然产物 | 第8-10页 |
1.1.2 具有恶唑酮结构的药物先导化合物 | 第10-12页 |
1.1.3 具有恶唑酮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间体 | 第12页 |
1.2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2 合成多样性氮取代恶唑酮衍生物的方法探究 | 第14-26页 |
2.1 合成恶唑酮衍生物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1.1 通过分子内的Pauson-Khand反应合成恶唑酮衍生物 | 第14页 |
2.1.2 通过分子内的Diels–Alder反应合成恶唑酮衍生物 | 第14-15页 |
2.1.3 通过自由基反应合成恶唑酮衍生物 | 第15页 |
2.1.4 通过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恶唑酮衍生物 | 第15-16页 |
2.2 Aza-Prins反应运用综述 | 第16-20页 |
2.3 课题的提出 | 第20页 |
2.4 课题的设计 | 第20-22页 |
2.4.1 课题设计的依据 | 第20-21页 |
2.4.2 课题设计的确立 | 第21-22页 |
2.5 实施方案的条件筛选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氮取代恶唑酮二聚反应的实施 | 第26-34页 |
3.1 氮取代恶唑酮二聚反应的底物合成 | 第26-28页 |
3.1.1 2(3H)-恶唑酮法合成氮取代恶唑酮 | 第26-27页 |
3.1.2 恶唑烷酮法合成氮取代恶唑酮 | 第27-28页 |
3.2 氮取代恶唑酮的二聚反应 | 第28-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氮取代恶唑酮二聚-串联环化反应的实施 | 第34-40页 |
4.1 氮取代恶唑酮的二聚-串联环化反应的底物合成 | 第34-38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 反应的机理探究 | 第40-46页 |
5.1 氮取代恶唑烷酮的二聚反应机理探究 | 第40-43页 |
5.2 氮取代恶唑烷酮的二聚-串联环化反应机理探究 | 第43-4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6 实验流程 | 第46-60页 |
6.1 仪器与试剂 | 第46页 |
6.2 氮取代恶唑酮二聚反应的实验流程 | 第46-53页 |
6.2.1 化合物 2a-2c的合成 | 第46-47页 |
6.2.2 化合物 2d-2f的合成 | 第47-50页 |
6.2.3 化合物 2g的合成 | 第50-51页 |
6.2.4 化合物 2h-2n的合成 | 第51-52页 |
6.2.5 化合物 2o-2t的合成 | 第52-53页 |
6.3 氮取代恶唑酮二聚-串联环化反应实验流程 | 第53-55页 |
6.3.1 化合物 11a-11e的合成 | 第53-54页 |
6.3.2 化合物 11f-11p的合成 | 第54-55页 |
6.4 机理探究部分的实验流程 | 第55-57页 |
6.4.1 化合物3的合成 | 第55-56页 |
6.4.2 化合物4的合成 | 第56页 |
6.4.3 化合物9的合成 | 第56-5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7 部分化合物的表征 | 第60-78页 |
7.1 二聚反应的化合物表征 | 第60-69页 |
7.2 二聚-串联环化反应的化合物表征 | 第69-75页 |
7.3 部分重要中间体的表征 | 第75-78页 |
8 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122页 |
A.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86-122页 |
B. 发表成果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