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机械论文--采掘机械论文--地下采掘机械论文

采煤机液压混合动力截割传动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滚筒式采煤机概述第10-15页
        1.2.1 采煤机截割部第11-13页
        1.2.2 采煤机液压系统第13-14页
        1.2.3 MG300/700-WD型采煤机分析第14-15页
    1.3 国内外采煤机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第15-18页
        1.3.1 国外采煤机的研究概况第16页
        1.3.2 国内采煤机的研究概况第16-17页
        1.3.3 国内外采煤机的发展趋势第17-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采煤机负载特性研究第19-31页
    2.1 煤岩的物理机械性质第19-21页
    2.2 采煤机切屑厚度分析第21-23页
    2.3 采煤机截割部负载研究第23-26页
        2.3.1 锐利截齿阻力第23-24页
        2.3.2 磨钝截齿阻力第24-25页
        2.3.3 采煤机滚筒瞬时负载第25-26页
    2.4 采煤机滚筒瞬时负载的模拟第26-29页
    2.5 采煤机滚筒转速调节必要性分析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液压混合动力截割传动系统设计第31-49页
    3.1 设计思路第31-32页
    3.2 行星齿轮机构分析第32-36页
        3.2.1 结构分析第32-33页
        3.2.2 运动学分析第33-34页
        3.2.3 传动方案选择第34-36页
    3.3 采煤机工作过程分析第36-38页
    3.4 液压混合动力截割传动系统设计第38-43页
        3.4.1 方案设计第39-40页
        3.4.2 工作模式分析第40-43页
    3.5 机械传动系统参数确定第43-44页
    3.6 液压传动系统参数确定第44-47页
        3.6.1 液压马达参数确定第44-45页
        3.6.2 液压泵参数确定第45页
        3.6.3 调高电动机参数确定第45-46页
        3.6.4 蓄能器参数确定第46-47页
    3.7 本章小结第47-49页
4 液压混合动力截割传动系统建模第49-65页
    4.1 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第49-54页
        4.1.1 差动行星齿轮模型第49-50页
        4.1.2 变排量液压泵系统模型第50-53页
        4.1.3 液压马达模型第53页
        4.1.4 蓄能器模型第53-54页
    4.2 AME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介绍第54-55页
    4.3 基于AMESim的部件及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5-60页
        4.3.1 行星齿轮模型第55-56页
        4.3.2 液压泵模型第56-58页
        4.3.3 液压马达模型第58-59页
        4.3.4 蓄能器和制动锁止回路模型第59-60页
        4.3.5 液压混合动力截割传动系统模型第60页
    4.4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0-62页
        4.4.1 滚筒负载模型第60-61页
        4.4.2 PID控制器模型第61-62页
    4.5 建模中的附加说明第62-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5页
5 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及结果分析第65-79页
    5.1 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系统设置及步骤第65-66页
        5.1.1 联合仿真系统设置第65-66页
        5.1.2 联合仿真步骤第66页
    5.2 液压混合动力截割传动系统联合仿真平台及模型建立第66-68页
        5.2.1 液压混合动力截割传动系统联合仿真平台第66-67页
        5.2.2 联合仿真模型建立第67-68页
    5.3 转速跟踪性能仿真第68-72页
        5.3.1 方波信号跟踪仿真第68-69页
        5.3.2 梯形信号跟踪仿真第69-71页
        5.3.3 正弦信号跟踪仿真第71-72页
    5.4 突变工况动态响应第72-77页
        5.4.1 阶跃负载突变仿真第72-73页
        5.4.2 脉冲负载冲击仿真第73-75页
        5.4.3 液压系统缓冲性能第75-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9-83页
    6.1 全文总结第79-80页
    6.2 研究展望第80-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附录第91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1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目录第91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体硬质合金环形铣刀建模及磨削轨迹研究
下一篇:提升机两级行星减速器轻量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