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传感器技术的简介 | 第8-11页 |
1.1.1 传感器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8-9页 |
1.1.2 传感器的现状及未来 | 第9-11页 |
1.2 光纤传感技术的简介 | 第11-15页 |
1.2.1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 | 第11-13页 |
1.2.2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发展 | 第13-15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2 光纤及光纤导光的基本原理 | 第17-35页 |
2.1 光纤的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2.1.1 光纤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2.1.2 光纤的应用 | 第18页 |
2.2 光纤的分类 | 第18-20页 |
2.2.1 按照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分类 | 第18-19页 |
2.2.2 按照光纤的传输模式分类 | 第19-20页 |
2.2.3 按照光纤的制作材料分类 | 第20页 |
2.3 光纤的导光原理 | 第20-35页 |
2.3.1 光在光纤中的全反射 | 第20-22页 |
2.3.2 基于光学理论的分析 | 第22-28页 |
2.3.3 基于波动理论的分析 | 第28-35页 |
3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及其灵敏度分析 | 第35-43页 |
3.1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调制原理 | 第35-39页 |
3.1.1 反射式强度调制 | 第35-36页 |
3.1.2 透射式强度调制 | 第36-37页 |
3.1.3 折射率强度调制 | 第37页 |
3.1.4 光吸收系数强度调制 | 第37页 |
3.1.5 弯曲损耗式强度调制 | 第37-39页 |
3.2 光纤传感器灵敏度分析 | 第39-43页 |
3.2.1 弯曲曲率和光纤传感器灵敏度的关系 | 第39-41页 |
3.2.2 光波波长和光纤传感器灵敏度的关系 | 第41页 |
3.2.3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对灵敏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4 大弯曲光纤的弯曲损耗的基本理论计算和模型分析 | 第43-48页 |
4.1 大弯曲光纤的损耗系数及模场分析 | 第43-45页 |
4.1.1 光纤的损耗系数 | 第43-44页 |
4.1.2 大弯曲光纤的模场分析 | 第44-45页 |
4.2 大弯曲光纤的损耗模型分析 | 第45-48页 |
5 强度调制大形变光纤传感器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48-66页 |
5.1 实验背景及意义 | 第48页 |
5.2 Q型光纤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 第48-59页 |
5.2.1 Q型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及构造 | 第49-50页 |
5.2.2 光纤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 第50页 |
5.2.3 实验光源 | 第50-51页 |
5.2.4 传感器所用光纤 | 第51-53页 |
5.2.5 光功率探测仪 | 第53-55页 |
5.2.6 对光纤传感器进行特性分析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 第55-59页 |
5.3 O型光纤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 第59-62页 |
5.3.1 O型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59-60页 |
5.3.2 O型光纤传感器的弯曲损耗 | 第60页 |
5.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2页 |
5.4 Q型光纤实际测量人体呼吸的频率和振幅的实验 | 第62-65页 |
5.4.1 改变传感器的输出显示装置 | 第63页 |
5.4.2 实验步骤 | 第63-64页 |
5.4.3 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个人简历以及在校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