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1.2 课题研究的概况 | 第8-12页 |
| 1.2.1 配电网故障定段方法 | 第9-10页 |
| 1.2.2 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 第10-12页 |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2 相模变换及配电网单相接地的故障特征 | 第14-23页 |
| 2.1 相模变换 | 第14-15页 |
| 2.2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稳态特征 | 第15-19页 |
| 2.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第15-16页 |
| 2.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第16-19页 |
| 2.3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特征 | 第19-22页 |
| 2.3.1 系统中暂态电容电流 | 第20-21页 |
| 2.3.2 系统中暂态电感电流 | 第21页 |
| 2.3.3 系统中暂态接地电流 | 第21-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多分支配电网稳态测距研究 | 第23-41页 |
| 3.1 线路模型的选择 | 第23-24页 |
| 3.2 单端测距算法原理 | 第24-27页 |
| 3.2.1 算法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 3.2.2 算法的具体实现 | 第25-27页 |
| 3.3 带分支线路的稳态测距 | 第27-30页 |
| 3.3.1 确定故障分支 | 第28-29页 |
| 3.3.2 定位故障点 | 第29-30页 |
| 3.4 混合线路稳态测距 | 第30-31页 |
| 3.5 算法的仿真验证及测距结果分析 | 第31-39页 |
| 3.5.1 仿真模型 | 第31-32页 |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 3.5.3 算例分析 | 第36-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多分支配电网暂态测距研究 | 第41-58页 |
| 4.1 暂态测距算法基础 | 第41-44页 |
| 4.1.1 线路模型的选择 | 第41-42页 |
| 4.1.2 故障暂态信号的提取 | 第42页 |
| 4.1.3 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 | 第42-43页 |
| 4.1.4 暂态过渡电阻 | 第43-44页 |
| 4.2 双端测距算法原理 | 第44-46页 |
| 4.3 算法在带分支线路测距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 4.4 算法在混合线路测距中的应用 | 第47-50页 |
| 4.5 算法的仿真验证及测距结果分析 | 第50-56页 |
| 4.5.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 4.5.2 算例分析 | 第54-5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5.1 总结 | 第58页 |
| 5.2 展望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