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绿道的健康促进作用 | 第10-11页 |
1.1.2 绿道是高密度城市营建绿色公共休闲空间的有效方式 | 第11-13页 |
1.1.3 广东省绿道建设和管理升级的需要 | 第13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5-17页 |
1.4.1 健康与健康空间 | 第15-16页 |
1.4.2 绿道与城市绿道 | 第16-17页 |
1.5 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1.5.1 城市绿道使用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5.2 公共健康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5.3 国内外研究总结与评述 | 第21-22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6.1 城市绿道使用特征研究 | 第22-23页 |
1.6.2 城市绿道使用偏好研究 | 第23页 |
1.6.3 城市绿道对健康行为的引导 | 第23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第24-29页 |
2.1 研究区介绍 | 第24-26页 |
2.1.1 广州市绿道 | 第24-25页 |
2.1.2 滨江绿道 | 第25-2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2.1 文献分析 | 第26-27页 |
2.2.2 问卷调研 | 第27页 |
2.2.3 意象分析法 | 第27页 |
2.3 研究数据 | 第27-29页 |
2.3.1 数据收集 | 第27-28页 |
2.3.2 数据整理与录入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城市绿道的使用特征 | 第29-34页 |
3.1 绿道使用人口属性特征 | 第29-30页 |
3.1.1 自然属性 | 第29页 |
3.1.2 社会属性 | 第29-30页 |
3.2 绿道使用者活动类型及强度研究 | 第30-32页 |
3.2.1 使用者在绿道上的活动类型 | 第30-31页 |
3.2.2 使用者在绿道上的活动强度 | 第31-32页 |
3.3 绿道使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第32-33页 |
3.3.1 绿道使用者的空间分布 | 第32页 |
3.3.2 绿道使用者的访问时间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城市绿道的使用偏好 | 第34-43页 |
4.1 对绿道的认知偏好 | 第34-35页 |
4.2 绿道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第35-40页 |
4.2.1 对绿道的评价 | 第35-37页 |
4.2.2 对绿道的印象 | 第37-40页 |
4.3 绿道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施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绿道对使用者休憩健身行为影响 | 第43-52页 |
5.1 绿道对居民健康行为引导作用 | 第43-47页 |
5.1.1 休闲方式的变化 | 第43-44页 |
5.1.2 外出健身频率和范围的变化 | 第44-45页 |
5.1.3 出行方式的变化 | 第45-47页 |
5.2 绿道对不同接近度使用者休憩行为的影响 | 第47-50页 |
5.2.1 接近度的划分 | 第47页 |
5.2.2 不同接近度受访者人口及社会属性特征 | 第47-48页 |
5.2.3 不同接近度下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分析 | 第48-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2-57页 |
6.1 结论 | 第52-54页 |
6.1.1 城市绿道的使用特征 | 第52-53页 |
6.1.2 城市绿道使用偏好 | 第53页 |
6.1.3 城市绿道对行为的引导与优化 | 第53-54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54页 |
6.3 讨论 | 第54-57页 |
6.3.1 研究启示与应用 | 第54-55页 |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附录1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