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第2章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 第9-19页 |
2.1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 第9-11页 |
2.1.1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9-10页 |
2.1.2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10-11页 |
2.2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相关主体 | 第11-12页 |
2.2.1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主体 | 第11-12页 |
2.2.2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控制者 | 第12页 |
2.3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内容 | 第12-15页 |
2.3.1 网购消费者信息收集知情权、选择权 | 第13页 |
2.3.2 网购消费者信息删除权 | 第13-14页 |
2.3.3 网购消费者信息保密权 | 第14-15页 |
2.3.4 网购消费者人格权和财产安全 | 第15页 |
2.4 侵害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现实表现 | 第15-19页 |
2.4.1 对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 | 第16-17页 |
2.4.2 对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非法销售 | 第17页 |
2.4.3 对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非法利用 | 第17-19页 |
第3章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问题反思 | 第19-24页 |
3.1 对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的立法缺憾 | 第19-20页 |
3.2 缺乏必要的行业规则和自律机制 | 第20页 |
3.3 行政执法主体及权责不明 | 第20-21页 |
3.4 对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缺乏有效的管理 | 第21页 |
3.5 对快递行业管理的力度不足 | 第21-22页 |
3.6 缺乏有效的事后救济与保障 | 第22-24页 |
第4章 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 | 第24-32页 |
4.1 完善我国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24-26页 |
4.1.1 国外主要保护模式 | 第24-25页 |
4.1.2 完善我国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 第25-26页 |
4.1.3 立法保护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 | 第26页 |
4.2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 第26-28页 |
4.3 加强对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快递行业的管理 | 第28-30页 |
4.4 完善事后救济和保障制度 | 第30-3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