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云计算相关技术研究 | 第14-25页 |
2.1 虚拟化技术 | 第14-17页 |
2.1.1 虚拟化技术概述 | 第14页 |
2.1.2 虚拟化技术分类 | 第14-17页 |
2.1.3 Libvirt | 第17页 |
2.2 OpenStack | 第17-22页 |
2.2.1 OpenStack简介及其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2.2.2 OpenStack需求定位 | 第18页 |
2.2.3 OpenStack整体架构 | 第18-20页 |
2.2.4 运行架构 | 第20-22页 |
2.3 Ganglia | 第22-23页 |
2.3.1 Ganglia概述 | 第22页 |
2.3.2 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4 NoSQL | 第23-24页 |
2.4.1 NoSQL与MongoDB简介 | 第23页 |
2.4.2 BSON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第25-29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2 概要设计 | 第26-28页 |
3.2.1 基于Web的云平台管理系统 | 第26页 |
3.2.2 资源调度接口 | 第26页 |
3.2.3 功能模块 | 第26-27页 |
3.2.4 拓扑结构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29-52页 |
4.1 云平台架构图 | 第29-30页 |
4.2 搭建OpenStack单网卡多节点环境 | 第30-31页 |
4.2.1 多节点的部署方式 | 第30页 |
4.2.2 单网卡环境下网络的搭建 | 第30-31页 |
4.3 基于Web的云平台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31-37页 |
4.3.1 功能概述 | 第31-32页 |
4.3.2 技术框架 | 第32页 |
4.3.3 数据持久层的实现 | 第32-33页 |
4.3.4 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 第33-34页 |
4.3.5 表现层的实现 | 第34-35页 |
4.3.6 与各模块的对接 | 第35-36页 |
4.3.7 定时器 | 第36-37页 |
4.4 资源调度接口的实现 | 第37-42页 |
4.4.1 Jersey调用OpenStack接口 | 第37-40页 |
4.4.2 物理主机接口 | 第40-42页 |
4.5 系统监控 | 第42-45页 |
4.5.1 监控系统的搭建 | 第42-43页 |
4.5.2 监控数据转存 | 第43-45页 |
4.6 负载预测 | 第45-48页 |
4.6.1 负载数据的预处理 | 第45-46页 |
4.6.2 BP神经网络 | 第46-47页 |
4.6.3 展示负载预测的结果 | 第47-48页 |
4.7 热迁移 | 第48-51页 |
4.7.1 构建NFS中央式存储 | 第48-50页 |
4.7.2 OpenStack相关配置 | 第50-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测试与实验 | 第52-64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52-53页 |
5.2 测试过程 | 第53-63页 |
5.2.1 虚拟机模块测试 | 第53-56页 |
5.2.2 安全模块测试 | 第56-58页 |
5.2.3 镜像模块测试 | 第58-60页 |
5.2.4 预测模块测试 | 第60页 |
5.2.5 物理主机模块测试 | 第60-63页 |
5.2.6 监控模块测试 | 第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