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散文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周必大研究现状 | 第7-9页 |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源流 | 第9-11页 |
第二章 周必大生平与著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仕宦履历 | 第11-15页 |
(一) 苦读入仕 | 第11-13页 |
(二) 历仕四朝 | 第13-14页 |
(三) 辞官还乡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著述概况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周必大散文的分类 | 第17-32页 |
第一节 哀祭文 | 第17-19页 |
(一) 为亲人而书的哀祭文 | 第17-18页 |
(二) 为大臣和友人而书的哀祭文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游记文 | 第19-23页 |
(一) 日记体游记 | 第20-21页 |
(二) 题记型山水游记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序跋文 | 第23-26页 |
(一) 图书序跋 | 第24页 |
(二) 文章序跋 | 第24-26页 |
第四节 尺牍文 | 第26-29页 |
(一) 与理学家的尺牍文 | 第26-28页 |
(二) 与文学家的尺牍文 | 第28-29页 |
第五节 其它类型的散文 | 第29-32页 |
(一) 论说文 | 第29-30页 |
(二) 杂记文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周必大散文的风格及成因 | 第32-48页 |
第一节 周必大散文的主体风格及其成因 | 第32-45页 |
(一) 周必大散文的主体风格 | 第32-38页 |
(二) 周必大散文主体风格的成因 | 第38-45页 |
第二节 周必大散文的其它风格特色 | 第45-48页 |
(一) 平易自然 | 第45-46页 |
(二) 富于情韵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周必大的散文理论 | 第48-58页 |
第一节 论文重"德"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提倡气理兼备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不平则鸣"的继承与发扬 | 第52-54页 |
第四节 对文风的新见 | 第54-56页 |
第五节 对文体的新见 | 第56-58页 |
(一) 首次提出"散文"概念 | 第56-57页 |
(二) 概括文体特点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周必大散文的价值 | 第58-67页 |
第一节 社会价值 | 第58-64页 |
(一) 外交 | 第59-61页 |
(二) 内政 | 第61-64页 |
第二节 史料价值 | 第64-66页 |
(一) 文献 | 第64-65页 |
(二) 交游 | 第65页 |
(三) 风土人情 | 第65-66页 |
第三节 文学价值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