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模间干涉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光纤弯曲传感器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光纤弯曲传感器应用 | 第13-15页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保偏光纤模间干涉基础 | 第16-2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保偏光纤概述 | 第16-19页 |
2.2.1 保偏光纤概念以及分类 | 第16-17页 |
2.2.2 保偏光纤相关参数 | 第17-18页 |
2.2.3 保偏光纤应用 | 第18-19页 |
2.3 保偏光纤的模式 | 第19-22页 |
2.3.1 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 第19-20页 |
2.3.2 光纤中的线偏振理论 | 第20-22页 |
2.4 保偏光纤模间干涉理论 | 第22-26页 |
2.4.1 保偏光纤模式截止特性 | 第22-25页 |
2.4.2 保偏光纤的模间干涉理论研究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几种典型保偏光纤的模间干涉特性 | 第27-41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模间干涉传输特性 | 第27-32页 |
3.2.1 双模工作特性 | 第27-29页 |
3.2.2 模场面积 | 第29-30页 |
3.2.3 干涉灵敏度 | 第30-32页 |
3.3 三种保偏光纤模间干涉特性分析 | 第32-38页 |
3.3.1 椭圆芯保偏光纤 | 第32-34页 |
3.3.2 双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 | 第34-36页 |
3.3.3 类矩形光子晶体光纤 | 第36-38页 |
3.4 弯曲传感器传感光纤的选择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双空气孔光子晶体保偏光纤模间干涉传感特性分析 | 第41-52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双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模场的计算 | 第41-46页 |
4.2.1 光束传输法 | 第41-42页 |
4.2.2 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 第42-45页 |
4.2.3 双空气孔光子晶体建模 | 第45-46页 |
4.3 计算弯曲双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模场 | 第46-48页 |
4.4 双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弯曲特性计算 | 第48-51页 |
4.4.1 模间干涉 | 第48-49页 |
4.4.2 归一化光强 | 第49-50页 |
4.4.3 不同波长灵敏度分析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双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弯曲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结果 | 第52-59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边瓣观察实验 | 第52-54页 |
5.3 弯曲测试实验 | 第54-58页 |
5.3.1 试验系统 | 第54-55页 |
5.3.2 信号处理 | 第55-57页 |
5.3.3 实验及结果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