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球类运动论文--排球论文

动态分层教学在体院排球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1-15页
    1.1 选题依据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1.1 体育教学目标第15页
        2.1.2 论述教学方法第15-16页
        2.1.3 定义分层教学第16页
        2.1.4 论述动态分层教学第16页
    2.2 有关国内动态分层教学研究现状第16-20页
        2.2.1 分层教学理论研究现状第16-18页
        2.2.2 动态分层教学在排球项目中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2.3 国外的动态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3 实验研究对象及方法第21-23页
    3.1 实验研究对象第21页
    3.2 实验研究方法第21-23页
        3.2.1 文献资料查找法第21页
        3.2.2 专家咨询法第21页
        3.2.3 问卷调查法第21-22页
        3.2.4 教学实验法第22页
        3.2.5 数理统计法第22-23页
4 动态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基本原则第23-27页
    4.1 动态分层教学可实施性第23-24页
        4.1.1 因材施教是根本思想第23页
        4.1.2 动态分层教学符合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方向第23-24页
        4.1.3 动态分层教学符合心理教学的理论依据第24页
        4.1.4 动态分层教学符合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依据第24页
    4.2 动态分层教学的基本性原则第24-27页
        4.2.1 学生为主原则第24页
        4.2.2 全面性原则第24-25页
        4.2.3 激励性原则第25页
        4.2.4 分层的动态原则第25-27页
5 动态分层教学实验第27-35页
    5.1 实验目的第27页
    5.2 实验对象与分组第27-29页
        5.2.1 实验对象的选取第27页
        5.2.2 实验条件的控制第27-29页
    5.3 动态分层教学实验实施第29-35页
        5.3.1 合理划分学生层次第29-35页
6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5-43页
    6.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分析第35-36页
    6.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4项技能掌握对比分析第36页
    6.3 实验后两班学生课余时间参加排球运动情况分析第36-37页
    6.4 实验后两班学生参加排球活动时的自信心第37页
    6.5 实验后两班学生参加排球活动时合作交流意识第37-38页
    6.6 实验后两班学生参加排球运动学习动机的情况分析第38页
    6.7 实验后对《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统计的数据分析第38-43页
7 分析与讨论第43-45页
    7.1 动态分层教学对学生技术掌握情况的影响第43页
    7.2 动态分层教学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第43页
    7.3 动态分层教学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影响第43-44页
    7.4 动态分层教学对学生练习动机的影响第44-45页
8 结论与建议第45-47页
    8.1 结论第45页
    8.2 建议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件1第51-54页
附件2第54-55页
附件3第55-57页
附件4第57-58页
附件5第58-59页
附件6第59-61页
附件7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田径普修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法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夺冠技战术分析